分类: 我说说 |
天哪,居然看到了熊鹰的留言,百感交集,博客正在凝聚起我越来越多失散多年的朋友。感谢你。
博客我一直坚持在线写,几乎从来不把在媒体发表的文字拿上来,因为我觉得,在媒体上发的那些是工作,而在博客上写的,才是生活。今天破例发上来一篇专栏上的文字,只因我看到了老友熊鹰的留言,只因我现在不知道写些什么才能将我此刻的心情完整地描述清楚——人在兴奋的时候大多会语无伦次。
熊鹰,你还记得我们一起谈吉他唱崔健的歌吗?还记得在饭馆里“拉耗子”一下输光半年的工资吗?还记得整天端个酒瓶得谁跟谁照眼儿的夜晚吗?还记得当时抽的“小威龙”吗?还记得每天中午去“儿艺”蹭电影看的好玩经历吗?还记得你说的那个《风花》的故事吗?......你一定记得!
很多离开厨师这一行的人,都很忌讳谈起曾做过厨师,似乎厨师是个不堪的职业。但我绝不,我一直将做过厨师这一行当作我人生经历里引以为豪的事情。我曾发誓,要把某些对厨师、对厨师工作有偏见的人的思想彻底给掰过来,我要用行动和成绩让他们看到,让他们知道,做过厨师的人到底有多靠谱......
我的MSN:camelhu@msn.com看到了请加上我,我有太多的话想跟你说,太多的旧想要和你叙。我现在每天夜里写字,白天睡觉,时差应该和你相仿,我等你。
专栏文字:
得知好友熊鹰已经从美国去加拿大了,依然做厨师。关于他出国后做厨师的经历我几乎一无所知,这倒不是因为有关他的消息在逐年递减,主要是不便多问。我知道,出去干一定是很艰苦的,据说那边有些餐馆很不正规,工作时间超负荷不说,厨师在那属于全能选手,从择菜开始,切、配、炒,一竿子到底,有的甚至连刷碗的活儿都要干。
当初去美国的事熊鹰封锁得很严,因为已经不在一个酒楼工作,我们几个朋友都是在他临走的前一天才知道,根本就来不及办个送行宴什么的。到现在我也揣摩不出他那时候的心理,开始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直到电话里他反复确认不是玩笑,我还是将信将疑。以至于有段时间我连续几次做梦梦到他回来了,醒来后真的就分不清他到底回来没有。
熊鹰是学鲁菜出身,这对他做粤菜的负面影响不小,按他的话说,要不是粤菜这么流行,家里非逼他改菜系,他才不会学粤菜呢。大概是惯性使然,他心里老有点看不惯粤菜的做法,所以直到离开我们酒楼他还是做打荷。但这并不影响他立即就去了一家鲁菜酒楼做厨师长,从打荷一跃到厨师长,这样的跨度也只有做过厨师的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熊鹰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和唱歌。他的歌喉很具专业水准,这一点从我们酒楼歌厅总监破例让他参加歌厅的演出就能说明。我们酒楼的歌厅当时在北京很有名,诸多已经走红的歌手都在那做过驻唱。熊鹰尽管每次都是垫场,那也让我们羡慕得要死,每次唱完歌,他举着酒瓶来厨房和我们做干杯状的样子,俨然就是个明星了。
因为唱歌喝酒,听说熊鹰刚到美国就被罚了钱,还惊动了警察。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举报他抱着吉他在沙滩上边唱歌边喝瓶装啤酒。那儿的法律规定,沙滩上是不允许有玻璃器皿存在的。
......
不知道熊鹰现在过得怎么样,厨艺是否又见长了,是不是还那么喜欢唱歌。或许你也早已不干厨房了,但我想让你知道,在地球另一端,有个人很想念你,我的会唱歌的厨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