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说说 |
自从我向一一推荐了郭德纲的相声以后,她也开始痴迷,并且借助记者这个优势,几乎成了专职跑“天桥乐”的了。但她不是专访郭德纲,而是采访有关郭德纲而起的“突发事件”。她不惜冒着提前报料新闻的危险(我还是很能憋住不提前将新闻四散的),每次只要一有“郭德纲”的新闻采访就先给我发短信,说她正在哪个方位,发生了多么严重的事情等等。看着手机我立马坐不住了,但一一这“孩子”还比较有“心计”,就是等都快采访完了才按下她那个事先写好了短信的手机键盘,任凭我搭飞机前往估计到了那事态也已趋于平和了。
今天FW社区新闻估计又要有“德云社”票务问题的报道。现在“德云社”最大的弊端我看还是票务问题,的确需要改进。但无论怎样,还是那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大家关注的也是媒体关注的,客观地说,FW在报道郭德纲上还是把握得相对比较到位的,不像一些八卦媒体,疯狂跟风,甭管什么一通狂登。
我最厌恶那些今天报道了一个新闻,明天就来推翻这个新闻,然后后天又来个最后确认的报纸娱乐版,操,买了报纸杂志不是听你们丫车轱辘话来回乱窜的。
在对待郭德纲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媒体的作用是超级强大的,对郭德纲来说,成也媒体败也媒体。郭德纲说,我不是靠媒体才有今天,我有十来年天桥乐的根基在。不错,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媒体不这么肆虐地报道,你郭德纲和“天桥乐”演出再火,相声说得再好,也火不到目前这个份上,充其量只是口口相传的那种小范围火爆。这是事实,再不承认它也是事实。
我是喜欢郭德纲的相声的,也向众多人推荐了他的相声,也想能听到他更多更新的段子。可现在的氛围是,我越来越感觉,媒体这股力量要把他们先前树立起来的郭德纲的美好形象义无反顾地毁掉。
今天搬出那个大师来说一番,明天拉出那个前辈说教一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还有必要当个事儿再摆到台面上来么?
这不,有人又要告郭德纲了。原告被告的关系啥的不是我能评论的,内情也不是我凭脑子能空想出来的,关于原告的诉讼理由我也仅是从演出录相上看了个一二。这些我都不想说太多,我只想说,媒体的一些反作用力正在以相当迅猛地速度影响着大众,正面典型变反面典型也许只是一瞬间,郭德纲他耳根子再硬,也未必不会受到影响。
当初都在捧郭德纲的时候,怎么没有一家媒体出来说这些“反话”?郭德纲表明立场说不再接受采访了,你们又来这一套,然后逼迫郭德纲再次开口?呵呵,有点意思,就是这种做法太小儿科了点。
人无完人,况且郭德纲也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一切都该算有情可原吧。再者,他又是靠说话吃饭的人,难免有一冲动说冒了的时候,看吧。郭德纲能到今天这份上如何都是不容易的,恳请媒体手下留情一点,别不着四六地捧完了紧跟着棒打一顿才觉得过瘾。
另外,我也觉得郭德纲的相声里一些没必要的包袱还是少一点好,毕竟拿别人家里人开玩笑不是相声的根本所在。有人说,相声少不了这个,这些包袱也很正常,就是图一乐。可那也要有个限度,将心比心,谁愿意听别人损自己家里人呢?你要非和我较劲那可以来找我,我说你一个试试,看你乐意不(不过事先说好,咱不带动手的,呵呵)?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听郭德纲的段子也喜欢,不过当听到那些过分损搭档或他人的段子就直皱眉,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现象,回忆那些脍炙人口的相声,哪个段子里也没这样的吧。
糟粕该去掉就去掉,媒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别一天到晚地添乱。“纲丝”也不能一味地捧,偶像的力量是无形,但过分盲目地捧,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也希望郭德纲能踏下心来,仔细想想,创作出一些好段子来,堵住一干人等的嘴,这才是正题,这也是喜爱相声的人的期盼和愿望。
后一篇:写博客得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