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埃及之行,老头金决心体验一下热气球的飞行感受,这样的愿望在卢克索得以实现。
在以老年人为主的旅行团队中,只有老头金与另外的一位老先生报了名。
乘坐热气球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但确也存在着一定风险。这种风险以前也知道,但在乘坐后才有了更深的体会。就在老头金开始写博前,土耳其中部卡帕多基亚旅游胜地再次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至少1人死亡20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据报道,这是由于热气球降落时遭遇大风,最后碰到高压线所致。这也是该地区今年发生的第三次热气球坠落事故了,事故频率之高,令人咋舌。
其实,仅就热气球乘坐而言,并没有什么惊恐的地方,甚至比站在高楼的阳台前向下望还要气定神闲。热气球的起飞降落比飞机的震动要小很多,在飘行时也没有突发的震颤,只有平稳的温柔。当然,这只是在天气适宜升空的情况下,而气流的变化则是无法完全预料的。在老头金看来,热气球的危险在于航行无法精确制控,对于气流及外界的干扰,只能被动应对。没有动力,仅凭经验操控,难免让人心中无底。
幸运的是,老头金乘坐时的天气很好。早晨4:30到达现场时,风速还是7米/秒 ,天气阴沉,疑似无法飞行了。但等了一段时间,风停雾散 ,各项准备工作启动 ,老头金与台湾的一个旅行团同乘一架气球,没有了语言障碍,一路观得过瘾。聊得痛快!
比较狼狈的是登上热气球的瞬间,充气的热气球起飞前要由几个壮汉拉住乘坐的吊篮,由于升力巨大,攀爬吊篮时会有种悬浮的感觉 ,大家四面八方争相攀爬,场面则不甚雅观。
热气球升空后,天地一线便尽收眼底,宽阔的尼罗河蜿蜒在北非古老的大地上,晨曦中整个卢克索清晰地映入眼帘,光影诱人。几千年的文明古迹与无尽的田园顷刻涌入心怀 ,所有的景物方位便悉数明了了,这比在飞机上观察要清晰得多。
近一个小时的飞行,虽然过得很快,但观光闲聊、取景拍照还是比较从容。唯一不便的是,吊篮中游客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吊篮也不能转动,因此视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于摄影来说则不是个好消息。
还是用照片来分享老头金的这次经历吧!

P2
用风扇先给热气球鼓风

P3
乘坐前先来张集体合影

P4
再做一下热身活动

P5
用喷火器加热气球中的空气

P6
充满热气后陆续起飞

P7
在山谷中升腾

P8
在田野间漂移

P9
老头金见到了一架飞得很高的热气球

P10
尼罗河的日出就在眼前

P11
阳光洒在卢克索的大地上

P12
鸟瞰山谷间的古文明遗迹

P13
帝王谷近在眼前

P14
疑似中的塞提一世神庙

P15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清晰可见

P16
卢克索神殿静卧在尼罗河畔

P17
热气球在空中点火加热

P18 飘行在卢克索市区上空

P19
尼罗河畔的游艇码头

P20
卢克索市区鸟瞰

P21 低空飘过一座座农舍

P22
满眼都是埃及私宅的“烂尾楼”【注】

P23
温馨的农家院景象

P24
收获甘蔗的农人

P25
晨光中的农田透着铜铸般的质感

P26
耕作的痕迹有着美妙的线条及装饰感

P27
赶车的农人与热气球上的游客招手

P28
热气球在低空飞行

P29
航行中的一切清晰可见

P30
降落后给尚在空中的热气球拍个照

P31
热气球落地的瞬间

P32
工作人员在收纳热气球

P33 给工作人员拍个特写

P34
降落后的游客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P35
现场颁发热气球乘坐证书

P36
热气球也会降落在不适宜的地方

P37
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学友舒泉读完本博后,赠诗一首,转录于此,并特致谢意:
气球悬胆挂蓝天,
万里碧野脚趾间,
登天揽月追女神,
神庙钟报已下凡。
【注】:文中所指“烂尾楼”,实际为埃及民众未建完之民居,这在埃及是个常态。囿于银行利息较低,埃及民众的余款一般都用来建房保值。房屋建设一般不考虑一次完成,常视经济情况逐步加盖,一则为儿女今后长大做准备,二则按埃及法律,未建成住房可以不用纳税。因此在埃及城市中,类似国内烂尾楼的现象随处可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