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去壶口观瀑

(2012-06-11 16:59:27)
标签:

壶口

瀑布

摄影

文化

分类: 诗情画意

再去壶口观瀑
P1

 

    去年5月曾经去过一次壶口,回来写下了《壶口——风在吼,黄河在咆哮》的博文。

    今年5月再去壶口,风没有了,但黄河依然在咆哮!

    隆隆的巨响、翻腾的浊浪和那冲天的水雾就是壶口特有的风景。

    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在壶口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一个半天在山西那面观瀑,伴着阴暗的天气;一个半天在陕西这边观瀑,赶上了朗朗的晴空。但遗憾的是,把两边所待的时间搞反了,没能见到彩虹在瀑布中映现。

    这次既然是拍片而非旅游,就应当认真地搞些创作。但老头金一向跟旅游团惯了,还是那种“游击习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远没有同行摄友的那种耐心,面对同一个拍摄对象,不断变换拍摄数据,以便精益求精。老师常说,出好片关键在于精致,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拍片,往往差距就体现在精致上。从照片中的细节,就可以看出相互间的差距。

    老头金知道这种差距,也知道高素质的照片很多时候离不开脚架,但老头金至今依然保持手持拍摄,不是对脚架有特殊的憎恶,而实在是怕麻烦,因脚架而失去了很多机动性有时也很可惜。老头金恐怕是胸无大志,总感到拍片不仅享受的是结果,更要享受过程,有了按动快门的快感,出的片子稍微差点也就无所谓了。这似乎也时常被摄友看作“不入流”和“冥顽不化”的原因。

    拍片回来后,老师也对拍摄做了一些总结,的确很有见地。老头金把能够记住的录在下面,希望对喜欢摄影的朋友有所参考和帮助。

    ·拍瀑布的快门速度要么就特快(1/1000秒以上),要么就特慢(1/2秒以下),否则拍出的水面既不容易清晰,也难以出现丝绸般的流动感。

    ·拍大的瀑布用高速快门、拍涓涓细流用慢速快门,这样的出片效果往往会更好。

    ·如果采用低速拍摄,就越低越好。但现实中由于光照的原因往往速度低不下来,可以考虑几种解决的途径:一是将光圈调至最小,二是将感光度调小,三是加装偏振镜或灰镜,四是更换光圈更小的镜头。

    ·拍摄水流要注意寻找最澎湃的时刻,抓拍精彩的瞬间。

    ·拍摄点位的选择也很重要,拍出大的水面必须选择高的地点,拍出高大的瀑布最好采用平拍的方式,仰拍时瀑布并不一定显高。

    ·一般拍摄大场景,可选择中档的光圈(如8-11),不仅成像好,也有合适的景深,同时对速度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拍摄水面时要注意减光,减少曝光补偿,宁可欠曝也不要过曝,欠曝的片子后期处理可以保留更多的层次和细节。

    这几个要点有的也是常识,但老头金在拍摄前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完全是凭着感觉和由着性子来拍的。现在回过头来反思,有些无意中作对了,有些还真的大有欠缺。

    还是晒些照片由博友们品头论足吧!

 


再去壶口观瀑

P2

 


再去壶口观瀑
P3

 


再去壶口观瀑
P4


再去壶口观瀑
P5

 


再去壶口观瀑
P6

 


再去壶口观瀑
P7

 


再去壶口观瀑
P8

 


再去壶口观瀑
P9

 


再去壶口观瀑
P10

 


再去壶口观瀑
P11

 


再去壶口观瀑
P12

 


再去壶口观瀑
P13

 


再去壶口观瀑
P14

 

再去壶口观瀑
P15

 


再去壶口观瀑
P16

 


再去壶口观瀑
P17

 


再去壶口观瀑
P18

 


再去壶口观瀑
P19

 

 

再去壶口观瀑
P20

 


再去壶口观瀑
P21

 


再去壶口观瀑
P22

 


再去壶口观瀑
P23

 


再去壶口观瀑
P24

 


再去壶口观瀑
P25

 

 

再去壶口观瀑
P26


再去壶口观瀑
P27

 


再去壶口观瀑
P28

 


再去壶口观瀑
P29

    以上照片由于是手持拍摄,最慢速度为1/6秒,最快速度1/800秒,光圈最小为32,最大为4.

    博中原照片一般在20M上下,经缩小加字,现博中照片仅为150K左右,最小的才87K,片质大受影响。不知是美图秀秀的内置默认还是什么原因?请博友和高手指点,不胜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