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丽江(二)

(2016-02-13 22:38:43)

在丽江(二)

  二

 

史载,白沙古镇,丽江第一大家族、木氏土司家族的发源地。早在唐朝,南诏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的时候,木氏祖先就开始在此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岳庙。宋元时期,这里是丽江商贸、政治、文化的中心,一直到明代初年木氏家族迁到大研镇。如今的白沙古镇已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范畴。

白沙古镇在丽江古城以北约十公里,公交车走走停停,不时有沿途居民出入,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来说,纳西族人的服饰、特征明显,很好分辨。我从近处观察,前排的两位老人有着古铜色的脸,皱纹密布,嘴角柔和。纳西族人谈吐质朴,汉语的表达则略显生硬。

在丽江(二)

  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下车,四周空旷,行人稀少。抬头向北,一眼便望见了远处积雪的山峰,纳西族人的神山——玉龙雪山。我们身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的中心街道,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和商贸集市。街道两侧是一座座木楞屋组成的四合院,临街铺子里摆着札染、刺绣、银饰等手工艺品,传统的老银匠坐在门前的空地上敲敲打打,一丝不苟地制作着银色器物。

沿东西向的古街走不远,我在一座高大的牌楼前停了下来。上面悬挂着一块古旧的牌匾“世界文化遗产纳西古王国之都——白沙”,洞门开大,南北走向,地上铺着纵横双向的长条形石块,古道年久失修,于2002年修缮,可惜不是昔日人马鼎沸的模样。作为丽江古城的三大古镇之一,白沙显得有些萧条。

在丽江(二)

  天蓝得迷人,而古街则冷冷清清。穿过牌楼向南行,有挂着灯笼的服饰店、东北菜馆、怡绣、七海咖啡。一只黑猫蹿到了门前的条石上,随后,一个明媚的姑娘从七海咖啡店里走了出来,一把抱住了黑猫,安抚着,好似低语。在随后的交谈中得知,她来自上海,三年前来此租房,如今不是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生意并不好做,晚上也就早早打烊。我沿着流水,在一座座纳西族人的老宅院前淌洋,作为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古建筑群明显底矮、残缺、破旧,有的门前贴着吉祥如意的对联,有的门上写着出租或出售的字样,屋檐与屋檐交接处是狭窄的小巷,时闻鸡犬之声。偶尔也会遇见一两个古铜色皮肤的老人、满脸皱褶的老奶奶、温和淳正的纳西青年、大方秀气的纳西姑娘,纳西族人的音容笑貌、独特嗓音、安然自若的神情都令我徒生好感。

在丽江(二)

此行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看到白沙壁画,由于时候不早,刚巧关门,只好悻悻而返。据《纳西纸书》记载,“白沙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开放的结果。从明初,先后延续了三百年。绘制年代最早的是琉璃殿壁画,应早于公元1417年。纳西社会在文化上所表现出的宽容和丽江地处川滇藏要冲的特殊性,使壁画的绘制杂糅了汉族、藏族、白族、纳西族的绘画技巧,因此壁画在色彩、构图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与昔日茶马古道途经地的繁华相比,农耕文明的退却与民间传统的守望更令人悲伤,幸好还有蓝天白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丽江(一)
后一篇:在丽江(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