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的周庄(四)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旅 |
除了沈厅,周庄还有着较为丰厚的文化沉淀,比如北市街双桥以南“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张厅,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所建,因清初转让张姓而易名。西湾街上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祖荫堂”,是历史文化名人叶楚伧的祖居。还有堪称“水中佛国”的全福讲寺,一代文豪柳亚子等人吟诗诵词的“迷楼”,以及为了纪念台湾作家三毛与周庄未了情缘的“三毛茶庄”。
我独欣赏柳亚子作为诗人那狂放的一面,置身迷楼,而迷恋上当垆的少女阿金,诗性伴随着开怀的酒意喷涌而出,年青的热情挥洒着,恰巧应了那句“疏狂名士凌云气,窈窕佳人劝酒缘”,一时传为诗坛佳话。我更因为三毛那句:“我还会来的......周庄有你在,真好”而心酸,三毛悄然离开了心爱的周庄,而周庄的遗憾便是没有让三毛长久地留下。
曾经的过往,丰盈着周庄,更为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周庄人提供了值得叹喟的故事。周庄人是幸福的,可以毫不费力地触摸着水乡的风月,享尽水乡的温柔。
沿着青青的石板路,我不停地在巷子里徘徊,幽深的宅院,明黄的寺壁,以及桥头的风景,无不唤醒着我对周庄的记忆。黄昏已近,此时的古戏台,悠扬的昆曲早已落幕;青黛的屋檐下,是行人晃动的衣袂;石桥边更会使人产生联想,是谁撑着油纸伞,悄然而过?茶楼与艺坊尚未打烊,依旧敞开着,周庄那略带迷茫的烟雨,令我再一次陷入了绵长的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