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雨的周庄(三)

(2009-04-26 21:50:15)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旅

微雨的周庄(三)

在周庄,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曾经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沈万三的大名,从元朝中叶乃至今日依旧声名显赫。坊间流传着关于他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等等的传说,周庄首富沈万三因此使周庄成为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

余秋雨先生在《江南小镇》里这样写道:“周庄虽小,却是贴近运河、长江和黄埔江,从这里出发的船只可以毫无阻碍地借运河而通南北,借长江而通东西,就近又可席卷富庶的杭嘉湖地区和苏锡一带,然后从长江口或杭州湾直通东南亚或更远的地方,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浏河口就与它十分靠近。处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出现个把沈万三是合乎情理的。”沈万三的出现,是周庄之福,也是周庄人靠水运的便利经商通衢、自谋生计的典范。可见,江南小镇,也是藏龙卧虎之地。

微雨的周庄(三)

到周庄,自然要去拜访一下与沈万山有关的沈厅。沿着河岸,我来到了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寻找着属于周庄沈氏的荣耀与辉煌。元朝中叶,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至此地,经商发迹,并由沈万三发扬光大,到清乾隆七年(1742年)沈万三的后裔沈本仁建成沈厅,前后经历了三个朝代,重要的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修筑城墙,一眼相中了沈万三的财富,且不说当时沈万三的心态如何,他以一个江南首富的慷慨本色捐出了一部分财产修筑了京城的三分之一城墙,这下,朱元璋该无话可说了,可惜的是,坏就坏在出名之后的沈万三,他骄傲了,自以为是地又拿出一笔巨款犒赏了朱元璋的军队,他的做法,自然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匹夫竟然要犒赏帝王之师,就是这样一个盲目的举动,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看来,作为一个商人,沈万三是成功的,而在强权政治面前,他又是无奈的,江南商人并非不懂得藏愚守拙的道理,而一味地奉迎一个帝王的口味,实在是凶险之致。还好,最后的结局是被流放云南。

沈厅具有明显得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前部是水墙和河埠,中部是墙门楼、茶厅和正厅,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这正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布局。沈厅建筑自然有它的历史价值,而对我来说,仅仅是一次不知深浅的造访。当我从悠长的巷子里转入门廊,是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一个又一个的庭堂,那些庭堂的背后,又隐藏着无限可能的空间,“松茂堂”、“朝正堂”,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匾额、浮雕还有桌椅都完好地保存着旧时的风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