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文评讲“毒舌”

标签:
转载 |
分类: 装载的空间 |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毒舌”。当老师讲错题时,勇于指出,你和同学将获得“真经”;当朋友误入歧途时,勇于批评,他也许就会回归正道;当班委管理失当时,勇于真言,他们才会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兰乙)
“毒舌”,其实就是“忠言”、“真话”,忠言虽逆耳,却能滋润久经虚伪而干涸的心,让人看到真相,让人与人的关系更真实可信。
相信,只要我们亮出“毒舌”,定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真实的明天。(文海东)
四、好的升华段:
1、
http://s6/mw690/002RQ2MYgy71sVazQXP35&690
2、
http://s10/mw690/002RQ2MYgy71sVaEuxP69&690
3、
http://s9/mw690/002RQ2MYgy71sVaIMvS18&690
五、优秀作文
高三 九班 梁婷
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毒舌红了。不是因为它搞笑奇怪,只是因为它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他所看到的真相。它如一把利剑,击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打开了一扇真实坦然的大门。
毒舌,就是讲真话。讲真话,你才可以清晰的看到世界,发现它的不同,而不是永远地昏惑迷糊;讲真话,你才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拥有破茧成蝶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原地踏步;讲真话,你才可以让别人了解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和虚伪做朋友。
千古一师“诸葛亮”,绝不虚假。在离京出征前,留下一篇《出师表》,不怕刘阿斗的怪罪,也不怕他不开心,说出真话,只为让国家更加稳固。他置自己生死荣辱于不顾也要直言进谏,这让后人为他鼓掌,让他英名留芳百世。
人镜“房玄龄”,面对皇上绝不虚伪以对。在朝庭上多次冒犯圣言,忠言强谏。他完全不顾皇上的面子与自己的安危,正因为大唐王朝有了房玄龄这样一批敢于直言的忠臣,才有了开元盛世的辉煌。更让房玄龄“人镜”的美名流传于世。
自黑女星“杨幂”,面对他人的毒舌,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让自己变得更好。反过来想:正是因为那些人敢于讲真话,指出杨幂的不足,杨幂才能及早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不断更进,提升自己,成为如今的当红炸子鸡。
可见,讲真话,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让人改进缺点提自己;可以成全自己和他人;更可以让我们清楚辨明世界的不同,让社会安定,国家繁荣。而不敢讲真话,你会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最终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老师,我们总会认为老师是对的,当看到老师们的错误时,也只会认为自己错了,所以我们不敢讲真话,让问题一错到底;面对高官,我们总会特别的称赞,不是因为他真的有这么好,而是因为他拥有庞大的权利,以致于高官一错再错,让社会受到损失;面对朋友,我们总是刻意去模糊他们的错误,不去拆穿,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友谊,最后,我们只能和虚伪做朋友。
如果,面对以上情况,你能勇敢地讲出真话,老师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教法,也让我们受益;官员会不敢再为所欲为,真正为民谋福利;朋友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变得更完美,从而友谊更加坚固。
所以,不要怕毒舌,大胆地讲出自己想讲的话吧!看到错误,大胆指出;看到不对,勇于辨解;遇到强权,绝不屈服。用真话构建出一片蓝天,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
毒舌不毒,让我们用心去说话!
六、下水作文
“毒舌”来了,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主持人无不“毒舌”。所谓“毒舌”,是指言语犀利,一针见血道出本质,赞谁骂谁毫不留情。对于这些“毒舌”主持人,人们不但不讨厌,并且津津乐道,大加追捧。为何会这样?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家需要、喜欢毒舌。
为何会喜欢毒舌?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假的成份太多。见到别人小成,大家微笑讨好,只会赞美;见到有人犯错,大家生怕得罪,不会说出;见到社会不公,大家明哲保身,默然无语;见到别人求助,大家畏惧责任,事不关己。这便是我们的世界:虚伪、温情、客套。
而温情与客套的根源:在于人心的脆弱——人们都害怕:怕得罪人,怕担负任,怕被人群孤立。害怕的根源,在于自认为自己不够强大,无法对抗社会。试想,一个500强企业的老总,何尝怕过自己的下属;而一个刚进单位的新人,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得不好被解雇。
内心的不够强大、不够自信,让大家对别人温情又客套。人人都温情与客套,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样虚伪的温情中,人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感受不到别人的真诚;人们戴着面具做人,没有自信,时时小心,不敢真情流露。
于是,蕴含着智慧、自信、与真性情的“毒舌”语言,便成了人们追棒的东西。
人们追棒“毒舌”,但是否真的能接受“毒舌”呢?大家看《金星脱口秀》时大赞金星智慧敢言,大爱金星直言怒骂的风格。然而,如果金星来到你的生活中,不时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天天把你骂得狗血淋头;就算你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你会接受吗?你还会喜欢上这样的“毒舌”吗?大家追棒《奇葩说》,然而,如果把你当成了奇葩,让你的缺点搬上电视批判一翻,让国人大笑,就算你知道自己真有这些不足,你又是否乐意?你还会再看这个节目吗?恐怕会怀恨终生吧!
可见,“毒舌”,只能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电视中,作为空虚生活的调剂;一旦“毒舌”之人来到生活中,人们对他的喜欢势必变成讨厌,对他的追捧势必变成打压。归根结底,还是人心过于脆弱,承受不起“毒舌”般的指责与批判,不敢面对自身的缺点。
虚伪的温情让人窒息,“毒舌”般直言不诲又让人忌恨。人们渴望别人有真性情,又害怕别人的真性情伤害自己。这个人性的矛盾,如何解决?
我想,面对大多数人,我们应采用“温暖的毒舌”来交流——既做真人,说真话,又关爱他人,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来沟通。
给“毒舌”包上一层暖意。这,才会于人于己最好的沟通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