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周日,我领着自己的小孩去公园散步。他看见河边有人在垂钓,感觉很新奇,就闹着说:“爸爸,我也要钓鱼,你教我,好吗?”我说:“你还小啊,等你再长大些,我就带你去钓鱼。”望着他失望的眼神,我竟有些顾怜。我摸着他的小脑瓜,自己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儿时跟父亲钓鱼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还颇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候我刚读高中,我的父亲因为平时工作特别忙,那时又非常喜欢抽烟,我母亲眼见他日益消瘦,很是心疼,劝他戒烟。我父亲也自知烟确实对身体没有好处,毅力也是相当大,想方设法要戒掉。后来在同事朋友的建议下,他喜欢上了周末外出钓鱼,一则可以舒缓工作繁重紧张带来的压力,二则对戒烟也确实有辅助效果。我母亲知道有这些好处之后,也很是予以支持和鼓励。有了母亲的默许,我父亲更是逐渐养成了钓鱼的习惯,他从一开始的新手入门,到变成垂钓高手,然后又是历次比赛的佼佼者,让他更是如鱼得水,不仅成功的戒了烟,而且从此与垂钓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每次见他钓鱼回来都满载而归,颇为羡慕。一日便斗胆提出,也想随之去钓鱼。我父亲起初不答应,说我现在功课这么忙,而且要起得很早出去,怕我睡过头。我既然已经拿定主意,岂肯轻易放弃,于是便信誓旦旦,说绝对没有问题。见我如此执着,他也拗不过我,便答应下来,我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知道第二天要跟随去钓鱼,我竟是相当兴奋,如同学校外出春游一般,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见父亲房间灯还亮着,我便偷偷溜去一看,只见他坐在灯下,戴着眼镜,仔仔细细地摆弄着钓线和浮漂,又在旁边盛满水的水桶里试着深浅。然后又捏着加了香油的面粉,后来我竟发现,他在一筒米里面加了上好的白酒和其他一些东西。心里感觉很是诧异,不就是钓个鱼吗,难道还要这么讲究?但又不敢多问,担心他一被我问烦了,这钓鱼计划就要泡汤,我于是带着满心的疑惑去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我父亲过来把我叫醒了。我睡眼惺松的一看时间,天哪,才凌晨四点多钟,外边天都还是黑漆漆的。心里直嘀咕,为什么要这么早起来,恐怕那鱼都还在睡觉呢吧,心里这时候忽然闪过一丝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见我父亲已经穿戴整齐,还煮好了面条,我只得强打精神起床洗漱,准备出发。正当准备出门时,我父亲又要我换衣服,要我穿长袖的衣服,还要穿胶鞋,那时候正是六月份,已经是比较炎热的天气,这样的穿戴让我怎能忍受。但是听到他坚定的语气,我只能悻悻然的按他的要求去做。
我和父亲各骑一辆自行车,渔具和其他杂什均绑在他的车子上。在一个约好的地点和我父亲的几个钓友集合完毕,大家一起趁着天蒙蒙亮就开始上路了。也不知道骑行了多少路,我只是感觉这脚已经越来越不听使唤了,而这路却是越来越窄,越骑越坑洼不平。他们还算照顾我了,骑得不算太快。但我这时候已经辩不清方向了,只是紧紧盯着前头我父亲的车,在咬牙坚持着。在我听到父亲说,下车吧,我才意识到目的地到了。刚缓过劲来准备休息一会儿,他们竟然说还要推着车走一段路。我又傻眼了,看着周围的景象,我都分不清拿是田间,哪是小路,即使是路也是泥泞不堪,幸好这时候长筒胶鞋派上了用场。我这时心里最后悔的就是昨天作出要钓鱼的决定。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抬眼望去,静静的小河白茫茫一片,清晨的薄雾似一层轻纱笼罩,而耳边传来的阵阵蛙鸣声却更增添了这份宁静。只是不远处那农舍零星还亮着的灯光,方显出一缕生机。河岸边漂浮着的水葫芦映入眼帘,透出一片幽静的绿意。我站在岸边,深深呼吸着这诱人的清新空气,顿感沁人心脾。这时心中的那份疲惫和惶惑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期待。回转身来,已见我父亲选好了地址,开始打开渔具,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说起这选址,听我父亲一说,还真是有讲究,只有那些老练的,有经验的垂钓者才能根据水流的方向,河面的冒泡动静以及河岸周边的情况,综合汇总后,才能判断出此处是不是有鱼,否则如果你选位不好,就有可能坐在那里钓一天也钓不上一条鱼。而且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的不同照射方向,钓址也会随之移动,要随时准备转移阵地。
我有些略显兴奋的接过父亲调校好的渔杆,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象模象样的开始学着钓鱼。但见我父亲站在附近准备就绪后,拿起一塑料瓶往河里撒什么东西,颇感纳闷和好奇,于是问那是什么,我父亲笑着说:“那是小米做的诱食。鱼啊,闻到这香味就会游过来,这时候就可以下杆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昨晚父亲在米里加酒,原来是派这用场啊。我赶紧也要了一把米,就撒到河里去。哎,果不其然,这米刚撒下去没多久,就见河面上开始冒小泡泡了,我这高兴啊!哈,这鱼都跑我这来了!我赶紧去扎蚯蚓钓饵,开始垂钓。说起这钓饵也有名堂,可以有好几种饵,有钓草鱼的饵,有钓鲫鱼和鲤鱼的饵,有用面粉做的饵,有蚯蚓的饵等。我父亲用的是面粉饵。闲话不聊,我这里就匆忙把渔线抛到河里冒泡的位置,就等着这鱼啊愿者上钩。但坐在那里足有十来分钟,只见河面冒泡泡,却不见这浮漂有任何动静,我这心里有些发急了,奈不住性子,又拿起鱼杆察看这饵被吃了没有,但让我失望的是这饵一点也没变,我父亲在一边看见了,便说:“等一等,让我瞧瞧。”我就把渔杆交给父亲,他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怪不得没有动静,看看你扎的饵,你只扎一点蚯蚓在钩上,大半个鱼钩还露在外头呢!那些个鱼见了,别说吃饵了,光见着就怕了。你应该把整条蚯蚓都扎到鱼钩上,而且还不能扎破,不能露出钩的痕迹,让鱼见了好象这蚯蚓还在水里游呢,那样它才敢过来咬钩啊!”我这才明白,原来是饵太小了。遂转回身去扎饵,明白归明白,但要把整条蚯蚓都扎进去,还真是不容易,要么刚进去一点,这蚯蚓就挣脱了,要么套进钩里但又戳破了,惹得我是满头大汗,终于好不容易才扎了个稍象样些的饵。这回看你这鱼还上不上钩,我一边没好气的嘀咕,一边奈着性子盯着浮漂。忽的见到这浮漂一动一动了,我于是屏住呼吸,感觉这鱼是开始咬钩了,但我不能确定该是何时提杆,于是压低声音,忙招呼我父亲过来看看,父亲过来一看,笑着说:“还早呢,让它多吃一会儿吧,这时的鱼还在试探呢,先别急,慢慢等,等它完全放心的吃这蚯蚓时,再提不迟。你要等那漂整个沉下去,然后再浮起来时就可以提鱼杆了。而且刚提上去时动作要快,待感觉手上有份量时就要判断了,如果感觉鱼比较小,就快速提上岸,如果感觉是大鱼,就千万别急着提,还要采用拖的办法。”我心想,好家伙,我算长见识了,还要跟这鱼斗智斗勇斗耐性啊。没办法,那就耐心的等着吧。我就眼瞅着浮漂一上一下,我的心也是跟着上下跳动,又是急切又是故作平静,真是折磨人啊。终于见到浮漂整个往下沉,我实在忍耐不住了,颤抖着双手猛的往上一拉,手上感觉略为一沉,啪的一声,我转头一看,傻眼了。来刚才由于我用力过猛,把这钓线甩到身后的一颗小树上,挂在那儿了。再一看地上,哈哈,只见一条三两多重的鲫鱼闪着银白色的肚皮正在地上活蹦乱跳的。我一下子从惊愕之间转为喜笑颜开,迅速去抓住那鱼,这时候心里那得意劲就甭提了,扔下那还挂在树稍的渔杆,一路小跑着去向我父亲邀功请赏了。我父亲见了,微笑着以示鼓励。待将鱼装进鱼篓后,我这才回去拿鱼杆。
经历了刚才那一惊一喜之后,待我重回阵地时,抬头看看天色竟已大亮。太阳也含羞似的从云层里钻出来,驱散了那层朦胧和宁静。我的心情也似云开雾散,精神抖擞投入新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俨然成了一名垂钓好手,从观察河面动静,到撒诱食,到扎鱼饵,再到抛杆,最后到浮漂沉浮,就象完成一个个军事演习科目一般,我逐渐地都能独立过关,并且偶能斩获小鱼小虾之类的战利品。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忘经历,其间还见到了我父亲在大鱼上钩时的精彩拖鱼场景,他正似一名沉着应战的将军,耐心又镇定自若的与敌方周旋,终于让一条一斤多重的大鲤鱼俯首称臣。我又是好一阵激动和兴奋。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已近晌午,太阳已经晒到头顶,越来越多的汗水湿透了衣裳,也冲淡了那份惬意和兴奋,取而代之的是蚊虫的叮咬,火辣辣的阳光的烤晒,还有因肚子饥饿发出的抗议声,我这时候才意识到穿长袖衣服的重要性,但又要忍受近乎酷热的阳光,我也开始坐立不安,有些无心恋战了,不停的又是喝水吃面包又是找树荫纳凉,但转头见我父亲竟是对这些如熟视无睹,目不转睛的盯着鱼杆。我这时才体会到钓鱼也同样需要一份毅力和恒心。
终于等到我父亲的钓友们过来招呼我们收拾渔具,准备返程。我和父亲也整理好物品收工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展示各自的战利品。呵,还是我和父亲战绩骄人,收获最大,父亲也在他们面前不忘表扬我一番,我也喜形于色。待回到家里,我母亲见到我是吓一大跳,整个一非洲来的难民一般。而我虽是疲惫尽现,但是仍心情舒畅,那餐饭是我吃得最香的一次。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但这些难忘的经历仍清晰的印刻在脑海中,至今历历在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毅力和恒心面前,任何困难总能克服,任何艰辛总能跨越。我父亲把这笔财富留给了我,我希望以后能把它转赠给我的儿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