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爱心家庭的困惑
-
——博友问答
-
- 博友问:
- 吴老师你好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你的博客 8月份我将作为交换学生去美国高中开始一年的学习 你的文章给了我全家很大帮助 我十分庆幸和感激 但关于爱心家庭我困惑: 目前我的家庭在华盛顿州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镇上(Omak) mum是家庭主妇 dad 是印第安人后裔 铁道工人 常年工作在外 有两个5岁左右的孩子 经过多次写信交流和传照片 家庭很热情 但条件很差(木头平房 没什么家具 一个窗式空调 一个卫生间等)生活习惯上也不尽人意(房间比较凌乱 夏天男孩不穿上衣和鞋) 我是个女生 父母比较担心 另外气候和教育也不是很好 我们已提出调换家庭 可如果被拒绝 我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决定去那里 我应该如何从各方面准备?希望能听到你和更多人的建议 谢谢!
博主答:
从我们以往的经历上看,当一个家庭自身的生存都很成问题的话,这个爱心家庭是不具备接待能力的,你提出调换家庭也是很正当合理的要求。但有时调换家庭也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重要的是看具体情况。以前的交换学生中,也有遇见类似情况的,家庭的生活状态和你说的都非常像,他们刚到达的那一个月时间,都在为调换家庭而奋斗,期间也发生过种种问题,身心都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现在回首往事,他们说,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
正常情况下,美国的这些交换组织,是非常讲原则的,毕竟是一个法制社会。因此,只要你提的问题合情合理,马上就给调换。我们以前的学生中,有些遇见问题后,一经提出,第二天就换。只要他们认为是不合法的就会换。但美国也不是天堂,遇见不讲理的,或者沟通不畅的(中国学生在沟通中的问题也非常影响问题的解决),也很难办。
有的学生和接待家庭相处困难,但在学校里交到很好的朋友。因此,当他们调换接待家庭时,往往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成为了他们新的接待家庭。
有的孩子,虽然是进入了这样的家庭,但这家庭的人真的很善良,因此,他也接纳了接待家庭的一切。比如,有个女孩,她的接待家庭是黑人居住区,虽说接待家庭是白人,我的印象里,爸爸是卡车司机。她在走之前也一直要求调换家庭。但这个接待家庭得到接待组织的强力推荐,说他们人非常好。在女孩到达之前,接待爸爸突然去世,只剩下接待妈妈。这女孩说,既然决定接受这个家庭,就一定会坚持和接待妈妈一起生活,他们彼此照顾、彼此安慰。我记得那孩子说起她的接待妈妈开着破烂的小卡车,带她在小镇兜风的时候,沿路的黑人都很善意的和她打招呼,她心里特别的感动。我听了也很感动——为这个刚刚丧失亲人的妈妈感动,也为女孩的善良和勇敢感动,这女孩在国内的生活条件是非常非常好的,她最终被最著名的女子学校威尔斯利录取;
另一个女孩,在家里被妈妈认为非常自我,甚至有些各色,很少顾及他人。她接待家庭在俄勒冈一个偏僻的牧场,是一个单亲妈妈带了几个孩子。这个家庭也是生活很贫困,冬季甚至没有暖气取暖。她的妈妈一直敦促她换家庭,但这个自我的女孩一直坚持不换,她说,我能行。这个在国内被妈妈认为极度“自我”的女孩,不仅在和家庭相处融洽,而且成了学校的篮球经理,经常组织自己的球队去各地打比赛,有时要去其他的州,光开车就好几个小时。这女孩今年被清华录取了。
我知道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或者坚持着、收获着;或者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愿望,调换了家庭;也有最终也没有调换成功但也没有成功的融入,最终放弃交换计划回国的,什么样的情况都有,看你自己的感觉。
交换学生这一年的收获,绝不仅仅是英语和美国学校的成绩单、推荐信,这一年的经历价值千金,每个人都不一样。
也请其他交换学生、交换学生的家长和博友,分享一下你们的看法,大家帮助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