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靖土楼之旅

(2012-03-12 16:46:24)
标签:

游走四方

旅游

分类: 游山玩水

    周六,带儿子踏上南靖土楼之旅。在东道主的精心安排下,一天下来,把南靖所有有代表性的土楼浏览了个够,着实过足了眼瘾。 
    在往土楼的路上,好友详细地介绍了南靖的土楼概况,在没饱眼福之前,先饱了耳福。据资料记载,土楼建筑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
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它以“天圆地方”概念作为建筑的主体造型,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特殊的质材使土楼冬暖夏凉。南靖现存土楼15000多座,500年历史以上的有20座;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等;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
   在参观土楼之前,先到了土楼博物馆。博物馆选址书洋镇田中村龙潭楼,一座建于康熙年间的中等方形土楼,该楼共有四层64个房间,面积2500多平方米,目前已设20个展室,分五大主题:荜路蓝缕的创业史话、天人合一的建筑经典、传承不息的文化精神、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血脉相连的靖台亲情。同时展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石器、石锛、陶瓷及唐、宋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珍贵文物1000多件,还有各类土楼民俗用品、生产用具、根艺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物品,全面展示南靖的早期开发、土楼的建造技术和文化内涵、土楼人的生活习俗。 

   南靖土楼之旅
                           (土楼博物馆--方型龙潭楼)
    第二站,怀远楼。它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为简氏家庭住宅,建于1909年,历时五年建成,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是工艺最精美的双环圆形土楼,也是最具备崇礼重教等文化内涵的土楼。楼门上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面水凭兹灵秀育人文”。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斯是室”为精巧秀气“四架三间”上下堂建筑,占地190平方米,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卷气浓。堂上悬挂的横匾刻着苍劲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两边柱子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下联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在上厅,又有对联“书为天下善是人间富贵根”、“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楼内众多楹联、匾额,无不体现土楼主人敬祖重教的理念。 
南靖土楼之旅
                              (怀远楼--双环型)
    第三站,和贵楼。它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代雍正十年,占地1547平方米,高5层,215米的长方形大楼,是县内最高的一座方土楼,内部土木结构规整,有140个房间。这座土楼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四奇:一奇,是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而楼外沼泽地,据说拿九米长的竹竿还插不到底;三奇,是楼内有二口被称为“阴阳井”的水井,相距不过十多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四奇,是结构奇,呈现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为了让我们体验沼泽,好友寻了两根细长的棍让我们到楼外的沼泽地插,儿子觉得新奇,自靠奋勇另觅木枝,不想两脚踏入沼泽地,惊慌不已。我们大笑,赶紧拖着小泥人到阴阳井好一阵清洗,说来也是奇,这儿沼泽的泥呈白灰色,和那种褐色泥浆截然不同。 

南靖土楼之旅
                           (和贵楼--最高长方型土楼)
    三站下来,已近晌午,于是拐入书洋镇到一家名曰福祥的饭店吃午饭,不知是体疲胃饥的缘故,还是山村野菜诱人,以南靖麻笋为主题的菜上来之后,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一顿狂吃,转眼间,满桌的菜所剩无几,儿子和他新认识的小哥哥唐哲都摸着肚皮,直叫撑了撑了。饭后稍作休息,继续土楼之旅。

    第四站,田螺坑土楼群,当地俗称“四菜一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格局错落有致。当地政府在半山腰设一个俯瞰亭,我们便在俯瞰亭居高望下,那种意境令人浮想联翩,那座座土楼围绕起来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安静地嵌在大地的怀抱,静谥如画;在从坡底的山路往上眺望,在蓝天白去衬托下的土楼群更象山中布达拉宫,这精美建筑组合,让人不得不叹服土楼建造者的智慧与美感,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帮助下能写出这么壮丽的建筑诗篇,能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绝响。
南靖土楼之旅
                           (俯视田螺坑土楼群)

南靖土楼之旅
                     (仰视田螺坑土楼群,有点山顶布达拉宫的味道
    第五站,裕昌楼,又名东倒西歪楼。它位于漳州市书洋乡下版寮村,建于元代末年,由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高5层,每层54个房间,是南靖历史最悠久的的圆楼。裕昌楼也有三奇,一是整幢楼都是歪斜的,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看上去感觉就快倒了似的,但走上楼梯却感觉和正常的土楼别无两样,踏实、牢固;二是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而且墙体特别厚,厚达1.5米;三是楼内有水井遍布,共有13口,都掘在灶间,主人拿起水桶伸手就可打水,水质清澈甘甜,乃泡茶煮饭之佳选。
南靖土楼之旅
                          (裕昌楼——东歪西倒楼)

    看罢土楼,好友说,在南靖除了土楼,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塔下村,在2007年以村古、景秀、水美、民朴入选首届“中国景观村落”。于是,沿路下来,一行六人就来到这个据说是闽南周庄的村子。初一入村,感觉就是清凉,即使在炎夏的午后,在毒辣的太阳下,这个村落里依然清风徐徐,让人凉意顿生,溽暑全消。塔下村处于南靖土楼和永定土楼的中心点,一条清亮的小溪穿村而过,两旁是47座乌瓦黄墙的土楼,每隔百米左右便有一座石孔桥将山脚、溪边土楼民居联为一体。塔下村也是一个著名的侨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远堂,这座张氏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耸立着23根雕龙石刻,俗称石龙旗杆,它们是闽西南客家人重文明兴教化的历史见证物,也鼓励着世代的塔下村人。如今的塔下村民已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方式,而是多样化经营,除走出村外另奔前程的之外,这儿的村民有的继续耕田犁种,有将土楼改成小旅馆,迎接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客人;有的专营土特产,做起小贸易,小村的生活日渐红火。 
南靖土楼之旅
                         (塔下小桥流水)

南靖土楼之旅
                         德远堂)

    一整天在盘山的路上颠簸,天色也渐渐淡下来,同去的小孩们都吵着要回家了。于是,我们就放弃去参观据说是由15座不同造型的土楼组成的河坑土楼群。想来也是有趣,或者是说东道主的热情,由于开车的朋友路况不熟,在最后归家的路上我们又有幸领略了分布在“丁”字形的小河流两岸的狭小地带的最密集的土楼群----河坑土楼群。远远地望去,星星点点的土楼就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间或地还飘来袅袅的炊烟,感觉就是人间仙境,那种纯净、祥和之美跃现于前。至此,土楼之旅完美谢幕。
南靖土楼之旅

   后记:有点小遗憾,就是所有景区外买的旅游品,除了一两个土楼模型和旅游小册子体现了南靖土楼的味道,其它的风味特产却毫无特色,特别是卖的土楼姜糖、土楼麦芽糖,居然是永定产的,这种地方可能回头客会比较少,特别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辈子可能就来这么一回,而带回家的东西却和南靖毫不相关,不能说是种遗憾。这也是个窗口,对外宣传的窗口。希望不久的将来会更完善。(2008.08.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步云水谣
后一篇:杨梅情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