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楼是一种选择,死亡是一种艺术

(2009-04-17 02:01:43)
标签:

杂谈

中国传媒大学的两名大学生跳楼自杀了,一些闲人纷纷出来说话。闲人们大抵是两种意见,一是不该自杀,有负父母养育之恩,二是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即使像狗一样活着也要活下去。
其实,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人终究是要死的。
死亡是我们都要到达的终点站,有人悟透了先下车没什么不好。
发达国家的人并不惧怕死亡,相反我们国家传统上不主张自杀,这恐怕是我们的一种糟粕文化,也是我们自明代灭亡之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汪精卫当年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清末在日本留学的许多抗击清朝的志士以自杀表达了自己抗议。汪精卫没死,结果成了汉奸。
只有清朝统治者是怕死的,比如溥仪当年宁愿被苏联人欺负,也不愿意学学友骨气的一些末代皇帝们自杀。
发达国家的文化将死亡视作必然,日本人将死亡当做一种美丽而不可避免的事物。日本人以樱花坠落之美,来形容死亡。对死亡的迷恋,成就了明治维新,而贪生怕死的满清帝国,最终让中国一输再输,最后成为了一个被人耻笑的国家。
德国文化中,有赞美死亡的成分。读过德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死亡是对压迫者的抗议。一个女人要自杀,她自杀成功了,想控制她的贵族则失败了。这是一部很有名的德国文学作品,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书名我就不告诉了。歌德写过《少年维特之死》,其实他也想自杀来着,不过他没有勇气。
日本武士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剖腹自杀,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这样死的。而日本的国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夏目漱石则是开煤气自杀的。
中国文人则贪生怕死,惟一死的有骨气的诗人就是海子,东莞也死了个诗人,不过那人是上吊,没有跳楼和卧轨那样壮烈。
面对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大学生无法解脱,一死以求幸福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强者是不希望弱者自杀的。强者信奉丛林法则,他们需要弱者做奴隶。
大学的校长们是不希望大学生自杀的,因为学生家长可能扯皮,同时读大学能获取知识和幸福的谎言可能被揭穿。
日本的生活比我们好的多,可是他们一年自杀好几十万人,可是他们的国家依旧强盛。起码没有那么多小偷在公交上偷人钱包,也没有那么多扭门撬锁的人。
如果有人觉得生活太残酷,请允许他们自杀吧!人有活着的权利,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台湾作家三毛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后,用丝袜选择了离去。这不仅说明台湾的工业水准,也说明了一个搞艺术的人是不甘于被奴役的。

长江大桥上没有想弄行为艺术,他们都是对生活绝望的人们。在北京的国贸好像没人跳楼,因为小白领们都很滋润。
一个大学生是选择像农民工一样生存,还是选择自杀,这是他们的一种权利。
对于一些看热闹的闲人,说父母养育之恩的看客,我只想说:“孩子们出生并不是他们选择的,所以他们离去之后,请尊重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