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刚看了《投名状》。天山电影院。六点十分的场。没有意外收获。也没有想像中精彩。可能是宣传太强势的原因。
后来。一个人去吃加了许多花椒与辣椒的麻辣烫。喜欢这种辛辣滚烫的食物,特别是在冬天。一碗凌乱的食物,就像凌乱的人生。掺尽了酸甜苦辣。常常拼了命的加辣,然后辣出眼泪来。念及旧年吃这食物时的情境。想起唐朝诗人崔护的那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座物是人非的城池。辛辣呛人。呛得人直掉泪。这几日回暖。上海十三度。夜里的风很宜人。一点也不刮脸。一个人去买糖炒栗子。一个人去买烤地瓜。一个人走回住所。
金戈铁马的电影里有三个撕杀一生的战场男子。他们。不过是三颗曾同生死共患难的棋子的撕杀。无论前面叠加多少关于“义”字的形容词也改变不了后面的这个定语。棋子。可悲亦可怜的棋子。你我皆是如此。
不过是中计。
《孙子兵法》的攻战计与败战计里的计策都被用在剧情里了。擒贼擒王。调虎离山。当然引出这些的都是败战计里的---反间计。
这是一部两颗棋子的电影。午阳一直在戏外。单纯的很。以为是为女人而战。他太单纯,接触不到复杂的官场。他的眼睛看不到名利背后高高扬起的那把刀。《你的眼睛》里唱道,不让你的眼睛看见人世的伤心。所以午阳是幸福的。他看到的是情杀,他没有看到的是世俗名利。名利可以很低,亦可以很高。取决于在什么人眼里。在庞青龙眼里名利是一切,高于亲情,爱情。自然也是高于“义”。在午阳这种单纯的人眼里,名利是场走马观花。他连看都没有看到。更别说是往心上去了。他不知道他的兄弟一点也不高尚。他以为发生在兄弟之间是一场跟情有关的撕杀,他以为这是一场高尚的斗争。其实不是。乱他兄弟的从来不是女人。而是名利。
在二虎和午阳的心里名利就是很低。在青龙眼里名利是不能被阻挡的欲望。他要一步一步的靠近,并且要在吉利的时间之内。
午阳是所有的世人。是所有的后世之人的杰出代表。单纯与直接。他以为是为女人而杀,就如同那些把杨贵妃西施妲姬推上祸国央民的罪首的世人一样。单纯。女人不过是代罪羔羊。男人之间的战争牺牲品。
电影将要接近尾声时。二虎中青龙的计,被暗箭所杀。死也没有死个明白。嘴里念到的依然是大哥这两个字。大哥。这个江湖中的名词。代表着江湖地位。代表着可以让男人变得神经兮兮的英勇赴义的一个口号。二虎亦是一个幸福的人。死得在义气之中。他以为值得。
以为。以为值得。如果他知道真相的话,他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懵懂了。懵懂的死去,居然是这么美好的事情。屏蔽了一切丑陋。
电影的最后。庞青龙才明白自己中的不过是朝廷的离间之计。杀了兄弟死了情人,一步一步走向的并不是名利的位置,而是背后中枪胸口中刀的结局。无法用悲壮来形容。不过是一场空。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虎所中之计是被安排的算计。并不可悲。而青龙的中计,难免可悲。他中的是自己内心的计。是他内心里有了“计”,才会轻易重了朝廷的挑拨之计。
看他们中计,反观自己,不也是中计吗?尽管自己努力地去挽救,要去改变,却无力于对方已经中了内心的计。
《无极》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投名状》便是一堆馒头引发的血案---青龙不肯给降兵馒头,给了馒头又说只给一顿,最终杀光了降兵。当降兵在唤喊馒头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谢庭锋捏碎的那个馒头。
。据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

青龙是将军。懂得战术。且运用得非常好,搬兵,借粮皆都成功。但他不懂远虑。没搞清楚清廷是谁当家。朝廷这个大集团是非常讲究种族老乡这种说法的。
短兵相交的场面很大。黑色的烽火很美。远远看去像是水墨画。就是音乐差了点。还有剧情差了点。剧情没办法,据说是据史改编。
喜欢剧情好的电影。前段时间看了《图雅的婚事》。好看。讲一个坚强的女子如何携夫嫁人的故事。很真实。《面纱》也是部好电影。喜欢那种心灵单纯却在简单的内心中铺呈出无限山峦与河流的男子。《窃听风波》里的那位窃听的特工亦是这样的男子。
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简单的内心,却能在平静的内心中勾勒出山脉与海洋的丰富与深度。这是值得尊敬的品德。
至今为止看过开场最喜庆的电影是雪村的《新街口》。是前段时间在静安寺地铁站的的小碟店买的。新街口的开场那个喜庆,绝对的直逼人心。满天飞舞的馒头。以及健康充满活力的空中一字。嘿。叫人难忘的喜庆。
小制作的电影往往能给人惊喜。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