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楚观念 |
铸“数字浙江” 造“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
--扫描浙江省信息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蓝图
文/笑楚
2000年5月,浙江省信息产业厅厅长陈大信首次清晰地提出“数字浙江”的概念以来,其具体含义不断的被丰富,被修订。今天,“数字浙江”凸现的是一种发展战略:即全面推进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工程,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现代化的提速。
4年之后,“数字浙江”成绩斐然!
4年之后,“数字浙江”成绩斐然!
“数字浙江”的数字
“数字浙江”在2000年到2004年,为浙江经济版图标注了一个又一个不断增值的数字。
根据浙江省信息产业厅陈光磊处长所提供的数据,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制业、软件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近10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2003年上半年浙江省归口统计的26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值)585.3亿元,(全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629.91亿元),同比增长67.9%,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95.2亿元,同比增长64.0%,比2002年同期高出55.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幅36.6个百分点,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36.7%,实现出品交货70.4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8%。
软件发展尤其迅猛:2003年,全省软件业销售收入近165.5亿元,软件产品出口超过1亿美元,全省软件产品登记1074项、软件企业认定281家,分别列全国第三和第五位,自产软件销售居全国第一位,8家企业跻身中国软件企业百强,15家企业被列入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居全国第四位,总共已有11家软件类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
可以看出,自2000年“数字浙江”的概念提出以后,浙江省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数字浙江”在2000年到2004年,为浙江经济版图标注了一个又一个不断增值的数字。
根据浙江省信息产业厅陈光磊处长所提供的数据,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制业、软件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近10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2003年上半年浙江省归口统计的26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值)585.3亿元,(全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629.91亿元),同比增长67.9%,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95.2亿元,同比增长64.0%,比2002年同期高出55.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幅36.6个百分点,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36.7%,实现出品交货70.4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8%。
软件发展尤其迅猛:2003年,全省软件业销售收入近165.5亿元,软件产品出口超过1亿美元,全省软件产品登记1074项、软件企业认定281家,分别列全国第三和第五位,自产软件销售居全国第一位,8家企业跻身中国软件企业百强,15家企业被列入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居全国第四位,总共已有11家软件类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
可以看出,自2000年“数字浙江”的概念提出以后,浙江省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两个“绝无仅有”
与国内其他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省份相比,浙江省有着自己的特色。
浙江全省的电子信息企业有10000家左右,其中上规模的也就是零售额达到500万的电子企业仅有1500家左右,销售额超过1亿的企业不到200家,所以在全民经济中占据85%这个一个大份额的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是浙江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个绝无仅有。
而浙江电子信息产业第二个绝无仅有是“三星汇聚”的企业格局。
在“数字浙江”的带动下成就了很多的优秀的民族企业,浙江省信息产业陈光磊处长向我们介绍,近几年来,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异军突起。如成立于1992年并连续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波导有限公司,以移动通讯的龙头老大“东方通讯”、国内通讯产业的龙头产业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总部,以及国内最大的留学生创业企业UT斯达康三大龙头企业汇聚在杭州钱塘江大桥,聚三星的光辉于一地,这便是浙江的第二个“绝无仅有”。
一个基地:“环杭州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最近,IT跨国公司出现了把研发、设计、采购及运营服务产业链加速向我国“长三角”转移的趋势,为浙江省特别是杭州湾地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IT产业分工、提升信息产业水平提供了机遇。
面对这样的机遇,打造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成为“数字浙江”中的一个重中之重。
“九五”以来,环杭州湾地区信息产业以年均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杭州湾地区已集聚电子信息产品控制业企业600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分别占全省信息产业总收入70%个80%,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企业70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分别占全省软件产业总量的90%和95%,有6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同行业前3位,有4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杭州湾地区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而且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数字浙江”的概念下,浙江省的产业性质与产业构架、布局都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目前浙江省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建设是发展“两带十区”,两带是:杭绍甬技术密集型IT产业带与浙北新型元器件和配套加工产业带,十大产业是:浙江滨江(高新)区通讯产业园、杭州软件产业园(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园、富阳光电产业园、奉化(波导)移动通信产业园、宁波保税区信息产业园、宁波科技(信息产业园)绍兴信息产业集聚区、嘉兴信息产业集聚区、湖州信息产业集聚区。
杭州湾在这样一个版图中,确实需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字浙江”展望
2005年浙江省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600亿元,出口创汇70亿美元。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将达到1050亿元,年均增长率25%,软件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2007年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信息产业总量的9%以上。
2005年浙江省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600亿元,出口创汇70亿美元。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将达到1050亿元,年均增长率25%,软件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2007年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信息产业总量的9%以上。
这就是“数字浙江”的未来!
《计算机世界》浙江版。2004.
前一篇:千面幻影--PICS
后一篇:只需一天,“神话”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