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不多快一个月没有发表新文章了,看我微博的朋友,知道我忙着在那边“传播小道消息”,发牢骚“说”怪话。而没有看我微博的亲友便为我担心起来,更有人打来电话发来电邮,探问我的身体深怕我生病;或是担心女儿他们一走,我被巨大的孤独压倒;当然也有人猜我“又上哪儿混去了?”……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只是想换一种活法:看看不写博客是不是会憋出病来
。

2001年我去美国女儿家时,她怕我无聊就教我上网。找了一些当时在国内看不到的小说给我看,如讲同性恋的“北京故事”,“深黄色”的“肉蒲团”给我看。她还教我学会“翻页”:学会“向前”
和“退后”,以我那时的智商和电脑之间的距离还不足以学会“开机”和“关机”。
2002年我回国时,女儿给我买了一台SONY数码相机带走,我拍了照片发给她,每每因为邮箱的“容量”卡壳而徒生烦恼。最后弄了一个MSN的空间,发照片的问题解决了而写说明的问题又不甚爽,直到去我们一起去新浪开通了博客,所有的问题才得到解决。所以我当时在国内写博是为了与女儿沟通,而去了美国写博是又为了与儿子沟通。总之,忙来忙去都是为了俺的两个儿女,就怕久远的时空隔断让我们成了陌生人。

于是从2006年5月开始在新浪注册,一写就写到现在也有五个年头了。除了同年8月我第二次去到美国因为没有中文电脑而停过半年外,我是从不间断日新月异乱写乱发的。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发过三十多篇,早上一篇中午一篇晚上睡不着还发一篇。当然,那种写法多是为照片写说明,谈不上是什么文章,几乎不劳修改,写成就发。
记得2007年2月我的中文笔记本电脑带到美国后,我开篇就写了二文。一篇叫“不写搏的理由有一万个”,另一篇叫“写博的理由只有一个”。打那之后,我一直很勤奋,写到去年年底已经接近一千篇的时候,我对两个儿女讲,我写博客已经写出“强迫症”来了,写足一千篇还是停了吧,反正现在电话费又便宜,多打电话少“写信”好了。

谁知道就在这时候,贵阳作家协会要选文章集结成册,我就选了几篇送去。回来一想:当个作家是我从小的理想,多不容易的事啊!咱总不能一当上“作家”就搁笔吧,那样多不谦虚啊!于是我又继续写了好几篇,其中还包括我写我外婆的故事的那十八篇,着实过了一把作家瘾,关在家中一个月写得泪飞化着倾盆雨。
个国庆节呢,我忙着吃喜酒忙着同学会,成天在外舞翩跹根本就静下来写什么,懒开了头就提不起笔了俺便大大方方地耍了一个月。常言道:越吃越馋,越闲越懒。我为自己的惰性找了许多理由:A.国庆节放长假,你写了也没人读。B.好不容易夏天过去,该出门去享受一下秋高气爽。C.写了N年博客来填补“空虚”,试试不写会咋个……

我以前说过我是拿看电视的时间来写博客,可这《辛亥革命》不能不看啊,至少当补补近代历史吧。于是我也摇身一变成了“电视控”:每日早早吃了晚饭,倒杯茶坐在沙发上,嗑着瓜子,剥着石榴,织着毛衣,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看那《辛亥革命》。突然觉得每日里怀着一点点希望,等着故事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一种寄托。
我又买了好几对外接小音箱分放在厨房、卧室和书房里,把我的笔记本电脑从一个房间抱到另一个房间。白天看电影晚上守电视,从清早看到晚上,从白天看到夜里,这才发觉因为写博客,我已经错过了许多的精彩(特别是纪录片)。

当然更多的时候只要不下雨,不去超市,就带着豆腐狗狗去河边去街上去菜场去别的小区到处乱串,又看到许多不同的风景。和卖菜的大妈聊天,和修鞋的大叔说话,了解许多不同的人生。在大院里晒晒太阳,和邻居聊聊家常,日子惬意而舒展,过着“哪里黑哪里歇”的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的生活,真是飘飘然松垮垮尤如野鹤闲云一般。
今天,《辛亥革命》播完了,又上了一个什么我不热衷不想被教育的肥皂剧。闲坐一晚上是要些功力的,干什么呢?写博吧!可是停笔久了,拿起笔来好多字竟都写不出来了!
呵呵,不写博客的日子是轻松的,但也是混沌的,今日是昨日的翻版,明日又会和今日一样,一天过去了什么也留不下来。还是写吧,只是不要那么急,不要那么勤,还是随心所欲过日子,信马由缰写博客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