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月亮红月亮
黄月亮红月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19
  • 关注人气:30,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的春节

(2011-02-17 22:54:48)
标签:

贵阳

小河

全家福

美食

餐馆

春节

杂谈

分类: 鸡毛蒜皮

   春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一家人好不容易东西南北聚在一起,搓一顿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
2011年的春节

  (我们家的下一代)

 

   自从父母离世后,按照惯例,我们三姐弟每年都在大弟弟家过除夕。大弟弟夫妻不仅能干,而且配合得极好,四只手犹如两只手,运用得默契而协调。
   每年春节之前,弟弟和弟媳都会忧心忡忡地询问大家:今年吃什么?问到我的时候我就会回答他们:还是“老三篇”吧。我说的“老三篇”指的是“红烧肉”“盐菜肉”和“辣子鸡”。这是贵州人吃年夜饭时,桌子上少不了的“保留节目”。记得六十年代前后,凭肉票买肉一年只能吃一次,但“辣子鸡”往往会被“回烧肉”所代替。因为那年月啊,吃得起“鸡”的平民百姓,只有驾驶员和他的父母、兄弟姊妹们啦, 呵呵。
2011年的春节

 

   大弟弟夫妻不甘守旧,力图创新。有一年高价弄了些冰冻的蛤蟆腿来爆炒,费了许多油盐却炒出来一汪水来。还有一年他们弄了免肉、野鸡肉来红焖,大家吃起总觉得有一股腥味,也不是那么受欢迎.最后舍不得倒掉只好冻在冰箱里自己慢慢消化,过了正月十五还在吃。
   其实真正好吃的东西,是人们天天都在吃的东西,比如白菜罗卜,猪肉豆腐等等,只是吃多了反而不觉得了,便想换个口味。而这一换,反而不一定好吃。
2011年的春节  (“全家福”的腊味装盘)


   今年的除夕夜,为了不让儿子媳妇两边跑,我跟着他们去了媳妇的娘家过的年。小弟弟家今年一下子添了女婿和外孙六、七个人也自成一统,我们延续了二十多年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2011年的春节  (“全家福”的装盘,“留白”处都用巧克力勾几根线条。)


   大年初一初二,我去姑妈和姨妈家拜年。看到曾是教师的文质彬彬的两个老人,却要颤颤巍巍地去照料完全失明的姑父和已经躺下的姨父,实在是很辛劳。我想到他们年纪大了,提重物不方便,便给他们分别送去了一桶食油和一桶酱油。看到我去他们都很高兴,一定要留我吃饭。我实在不忍心麻烦她们,便要告辞,何况大弟弟家还有好吃的等着我。但是在老人们的反复挽留下,我还是待了下来。我想,也许老人们宁可自己麻烦点,也希望我能陪他们吃一顿饭,也希望过节的日子与平时有点不一样。
   初三之后的聚餐大多是在餐馆里进行。从除夕夜始,整整七天我都是每天中午出去,晚餐之后回来,一直吃到初七我请客。
 

   以往我请客都是请在市内,一是将就住在城北的两个弟弟,二是城里的餐馆似乎要好一些。你们不知道,我小弟弟的嘴巴是个“精品嘴”。他常在场面上应酬,吃遍贵阳市的南北东西,我请客时最怕她拿起筷子就说:这个东西咋个吃?!

2011年的春节
(餐馆大门前的雕塑----井边的洗衣女)


   今年我住的这个小镇改观很大,就在我居住的小区的500米半径扫过的扇面内,有《北京华联》、《沃尔玛》两家大超市,有一家大医院和一个新开的电影院,还有一家大酒店和N个快餐馆咖啡厅。
2011年的春节

 

2011年的春节

 

   镇上大大小小的小区起码有二、三十个,购买力急速上升的同时,高中档的餐馆也大增。所以,我的“春宴”就定在了小镇主街上的《全家福》餐馆。

2011年的春节

 

   这个餐馆离巴士站只有十余米,从市内坐哪一路车来都方便。包房是年前就定下的,菜是小弟弟来了他亲自点的,一切都进行得很有章法。
2011年的春节 (儿子的手机拍摄) 

   包括我的亲家全家,我的客人一共有15位,当然小宝宝是不要座位的。十四个大人,点了18个菜,还好所剩不多。花了九百多元,加上饮料零食,不到一千二吧!这家餐馆的格局还不错,包房内有电视有“机麻”有沙发,客人来后各得其所。
   两个弟弟每年春节都要大战若干回合,不重输赢重快乐!
  《全家福》以黔菜为主,虽然菜式有限,但是菜的

味道不错,我们那天居然要了两盘“北京烤鸭”。按我父亲的风格行事:“好吃?好吃不该再来一份!”(呵呵,这已成了我们家的内部名言)。
2011年的春节

 

   他家的菜还做得很有点花式,有点看头,当然价格也会有些提升了。
   你看这只是一份凉拌莴笋,用奶油在盘子上画了几道线条,看起来就雅多了。
2011年的春节

 

   一份普通的凉拌豆腐干,也砌成花式,让客人感到厨师的用心。
2011年的春节

 

   别看这盆雪菜面片“其貌不扬”,那味道,没得说的。
2011年的春节

 

   关键是他家菜的味道,经得起我弟的“精品嘴”的检验,我弟居然还说城里的餐馆停车不方便,下一步他要来这里请客啦。
   过春节,我总结的十三字箴言是“我请人人,人人请我,累并快乐着。”别看这句话不怎么经典,却让很多“游子”淌了口水又淌眼泪。说是这样的情景已记不得是哪一年的事了,要想回来过年拖家带口不容易。
2011年的春节

 

   过春节有人力愿意做的人家在家里办席,无人力有财力的人家就只好上餐馆,而既无人力又无财力的人家,过年就比较尴尬了。一句话:过年就是花钱买热闹。因为是花自己的钱,所以还得掂量着花,马上就要给孩子们交学费了。
   我属于没有人力又还财力尚可的独立人。虽然收入不多,但宁可自己平时省点,这春酒是一定要请的,而且还不能马虎。
2011年的春节
(餐馆大门前的雕塑《全家福》)


   想想还是小时候的春节好玩,年夜饭虽然简单,但比平时丰盛;守岁的时候一家人围炉而坐,在15W的灯光下嗑着瓜子葵花听爷爷妈妈讲故事;两毛钱的压岁钱就能让我们初一一大早,跑得屁颠屁颠地去亲戚家拜年;炮仗也有,但没这么多,也没这么响,大多是小孩子去放。如果成年人去放,就怕别人在背后骂你“咋个这么狂?!”
   ……
   正月十五的炮竹还在窗外爆响,2011年的春节马上就要过完了,明年我又会在哪里过呢?美国太清静,中国太火爆……哎,还是小时候的春节好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是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