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正在午休。忽然听到近处传来一阵沉闷的乒乓声,想必是哪家正在装修,以为这个夏天的美梦将被搅扰,令我不寒而栗。我战战巍巍地起了床,在凉台上寻声望去,原来是旁边一个单元的一楼邻居正在遭遇“被执法”。

据我所知,一楼住户的“花园”面积,应该是这户住房“正面”对着的那一片土地。而这位邻居在修花园围墙时,却利用这转角处把这根“垂直线”擅自调偏出去30度,于是就招至了这场烦事。

平日我从他家花园门口过时,看到这个不方正的花园,尽管从视觉上甚觉不爽,但本着“温良恭检让”的姿态,我闭目而过从不多言。
这一次“被执法”不知道是和邻居之争的结果呢,还是被群众举报至城管大队的结果?
据那日我在楼上观察,执法过程似乎并未受阻,主人家也一直没有露面,理亏了有什么好说的呢。

有人说是这家的“臂膊”不硬,所以落此下场。我说如果是“人民群众”不答应的话,“上面有人”倒也无人敢管。但如果是和旁边那家“打官司”的话,那他是一定要输的。
在中国修这类小院墙,不知道要不要去有关部门“备案”?这修的时候无人过问,修完之后又来“扯皮”,真是劳民伤财又惹气生。
如果当初主动守法,不贪那偏出去30度多占的那二尺地,他家本可以过得心平气和的,这下难免会惹些烦恼了。

又一日,和弟弟开车去“金阳”新区办事,在感慨金阳的高楼拔地而起的气势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不伦不类的“二次加工”的建筑。

这是一个才竣工的楼盘的外围门面房,房主为了多得到一些“室内面积”,把设计师留给他的空间,全罩上了玻璃。

如果说过去人们“封凉台”是为了多占一点有效面积的话,那买这类大房子的主,应该不缺当初“多买几个平方”的这点“小钱”吧?

何况“凉台生活”体现的是一种情趣与品味,把它封上再加个“遮檐”,从整体效果来看,真不像住得起这样的“花园洋房”的人之所为。

不过这一类的“自我封闭”还算好的,至少与房子的整体效果不冲突。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座洋房上居高而踞的亭子。

好奇心令我们开车进去就近观察。

这里是一个价格不俗的楼盘,小区的那一面还在大兴土木。

我总算在一个适当的角度,看见了一个还未“改装”的六角形结构。不知道当初设计师“多此一举”是为了“景观”呢?亦或是为了给主人一个室外活动的空间,还是修它就是为了日后拿给主人“封”的?

你看,这房主的确是大手笔,硬把那六角空间敲掉,建上一座观景台。这让我想起了“在西装前面钉几颗盘花扣子”的组合,幸好我不住那,开窗不见免得心烦。

以前住惯了小房子的中国人,曾经为多占一处楼道堆杂物而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现在住上了大房子也要有大气度才好。

与其花那许多功夫那许多钱来封门封窗,何不如多买几个平方,少费点心计。

且看这个楼盘的广告词:尊属望族,一宅传世!
一个有身价有品味的小区尚且如此乱搭乱建,其它小区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等到日后人住齐了,还不知道这些小洋房的外观会如何的多彩改观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