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所居住的小镇上,有一个新建成的“社区活动中心”,那里经常举行很多活动。有段时间每个周末还有个中国人的聚会,大家可以在那里跳舞打麻将。后来莫名其妙地被“叫停”了,据说是管理方认为“中国人太闹了”,特别是小孩楼上楼下的疯跑大人也不管。
2008年的“中国金秋日”,也是在那里举行的。来了很多“华侨国”里的“角儿”“腕儿”,也来了许多来看热闹的非中国人。

(打开那卷帘门,就是一个大舞台。)
这是舞台前的大草坪,可以容纳几千人哩。平时,有很多中国人来这里打太极拳早锻炼,我偶尔也会去参与。周五的早上,会有教会的车来这里接我们去教堂“听神话”。

这一面才是它的前门,前门这面有个大大的广场,广场中间有个喷水池。平时也有住在附近的中国人来这里散步,带着孙子来这里找国人聊天。举行活动时,这里会安设很多大蓬摊点。
周末的早上,还有附近的农民专门拉了新鲜蔬菜和手工艺品在这里摆摊,卖得也很便宜。

这里的一楼是个很大的综合大厅。

以前大ABC在这附近的初中念书时,下午四点放了学会和同学来这里打篮球聊天外带喝一杯。

我也曾在那里的楼上学过英文,因为老师是老美,教一句学一句进度很慢又记不住我就放弃了。

这个活动中心才开放没几年,以前的那个“中心”又小又旧还更“边远”。
当然不是所有的小镇都有这样的实力,经费来源完全要依靠当地居民的纳税能力和其它资源。

平时这里每天上午有两节(活动)课,安排不同的内容。

我知道这里有个台湾人在教“太极扇”,但我不喜欢武术只喜欢跳舞就懒得去参加。

那天女儿约我去学“肚皮舞”。

虽然是西班牙的舞蹈,却是一个中国的男士在教。
趁休息的时候,我和他聊了几句,他用很勉强的中文告诉我,他是马来西亚华人。

就像前天在“老年大学”学蒙古舞“肩膀不听话”一样,我在那里学肚皮舞时“肚皮更不听我的话”。穿裙子时觉得肚皮大得难看,可要“甩”它时,它却又成了一堆死肉动也不动令人很生气。好在老师在教“甩肚皮”之前有一段热身运动很大众化,有点像中国人五十年代跳的“集体舞”,动作大方而节奏适中很合我的味口。

美国有很多“半边天”并不在乎要去顶那“半边天”,她们有的学历很高的却甘当不上班的“家庭煮妇”,所以她们有时会带来一些大孩子在旁边玩,喜欢动的也可跟着妈妈一起跳。

去“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所有的活动都是不收费的,但必须是
“住在本镇的居民”。我用一个“信封”和“护照”证明了自己的身份,立等可取地办了一个出入证,当然也是免费的。

这个“中心”离女儿的家步行只需15分钟,所以我能自由地走来走去,算是我散步的一个“点”吧。

如果和女儿同去,她就要“开车去锻炼”,我“反对无效”只有随行。
这几天我们这边的“老年大学”开始活动,使我想起了那边的这个“社区活动中心”。打开电脑,照片还在,便发上来和大家通个消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