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俺得了一场“急病”,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没有太耽误写博客,所以谁也没有发现。
话说那日早起,俺吃了早点,看了“伊妹儿”,回了博客评论之后,十一点正乘坐“沃尔玛”的免费购物车去了超市。在那里自由翱翔了两个小时,买了一大堆好吃好玩好看的东东之后,再次乘坐下午一点钟的免费购物车回到了家。中午吃的是对健康极为有益的“豆花饭”,然后拉开“折叠椅”在暖和的厨房里午休。整个过程舒缓平和而正常,均未出现要“生病”的迹象!

午休小睡之后醒来,俺感觉头晕。以为“睡”得不够不透,遂继续之。四点过想起身喝水,却发现睁开眼睛后,头顶上的柜子在动灯在晃,我只好迷着眼挣扎着起来倒了水喝了再倒下。
熬了一小会儿,再睁眼再头晕再躺下而且还伴着恶心。我知道我出了问题,需要进医院去看医生。医院就在小区旁边,直线距离不足200米,曲线绕行步行需要20分钟。可这会儿别说是步行去医院,就是走到楼下去向邻居“救助”也下不去了。怎么办?!

幸好俺总是把手机带在身边,我决定打电话找人帮忙。闭着眼睛想了一圈:发现弟弟家住得太远,不堵车也要开车30分钟才能赶到;邻居们这个时间大都不在家,而且也没有合适的设备抬我去医院……
怎么办?幸好我“头晕心明白”,突热想起前几天贵阳电视台播的一则新闻,讲的是本市才召开了一个帮助“空巢老人”的“志愿者”的誓师大会。我虽然不够老,但算是标准的“空巢老人”,也许去个电话能呼唤出一片爱心。可我却不知道怎么与他们取得联系……我一下子就陷入了“绝境”。

我想我不能就这样昏头昏脑地昏过去,必须有医生来帮助我。“有困难,找警察。”当然也可以打120求助,但又觉得太夸张了。思来想去,还是先给设在小区里的居委会打个电话吧,也许他们能向我提供有用的信息。
电话打通后,是一个男士接的电话,我告诉他我孤身一人病倒在家,需要医生的帮助。这位男士随即把我们小区的社区医院的电话告诉了我,我太高兴了:“俺有救了!”我马上按这个号码打去电话,大致说了一下我的病情,并仔细说明了我的住址之后,医生说她十分钟就来!呵呵,这就意味着“有医生会来我家看我了”,我只需要闭目等待。。

果然一会儿门铃响起,门开处居然来了两个女大夫。一番望闻问切听诊量血压之后,医生问我有何病史,并报了几个我听得懂的什么“心脏病”、“血压高”、“糖料病”之类,还报了一个什么“美女尔是综合症”之类的……我都说没有!俺健康着呢,就这么一下子头晕动弹不得也是头一遭。然后我听她们专业地议论了一番后,认为我是“脑缺血(?)”。其中一位给我的静脉中灌了两针筒白色的透明药水,留下一小瓶安神的白药片,六粒“恶心就吃一粒”的胶丸后,两位医生就告辞了。整个过程约20分钟,整个服务加药费42元。
当晚,我除了还有点飘飘然不能写博客而外,所有生命体征全部正常运行,第二天就大愈了。

其实这两个女医生我以前见过。在我刚回国的时候,在周边“摸情况”的一次行动中,曾到过这个与我们一街之隔的小医院去观过。当时还和医生聊了几句,因为他们不能接受“医保卡”付账,所以我也没有记下他们的电话号码。
记得我前次偶染“弱感”,去旁边那家三甲医院看病,那医生大大方方给我开了一大堆药,花了三百多药费,足够我N次感冒服用。虽然是“公费医疗”,可用的也是个人的“年度指标”呀!倒是这种属于区卫生局管辖的社区医院,服务又及时,又不乱“卖药”,收费又不高,反而不能用医保卡!这不是硬逼着我们拿着国家给我们的“福利”去大医院引颈就戮么?!
有时候说起在国内看病有多难,但有时候似乎又方便得令人难以置信。呵呵,有了这样的社区服务,俺也就是小病掏点医药费,大病再去大医院刷“卡”好了。
当然最好还是不要生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