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小镇上有一条主街,主街上有一个邮政局和几家餐馆几家小公司几家小商店,还有一个中等规模的两层楼书店。

书店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一架架的书,写满了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包罗万象纵横全世界。

书店里静悄悄的,似乎人不多。

楼上更是安静,连管理人员都没有一个。

人们自由地在书架间行走,自在地取阅中意的书籍。

有一次,一个网友托我们给她买一本关于迈克.杰克逊的杂志,我就是在这陈列着上百类杂志的架子上找到的。

美国的杂志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涉及方方面面。
虽然我读不懂英文,但我能看图识意。

特别是讲装饰工艺方面的杂志,我特别喜欢看。
这里光是教人“穿珠子”做首饰的杂志,就有四、五种月刋。

还有“十字绣”和“贴布绣”的专业杂志,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看得我心痒痒的,恨不得回家就开工。
可惜如今老眼昏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看看还是可以的。

至于这些讲“婚礼”“婚纱”的杂志,我就更不会翻了。

我喜欢看地图,这架子上都是,几美元一份。可惜没有中英文对照的,我还是上网查卫星地图吧。

楼上还有专为小孩子们准备的一角,书上有的角色,那窗下都堆着呢。不由得令人赞叹,真是把生意做到家了。

这些是“玩具书”,打开后有立体图片和音乐。我偶尔也会打开来玩一玩,赞赏一下这些精巧的设计,也领略一下难得的童趣。

以前两个ABC看见这个“坡克曼”就“走不动了”。

现在她们却斥之为“那是BABY看的。”

连小ABC都要看这些“大部头”了。

这些中小学生读物也就十几元一本,以当地人的收入来说,并不算贵。

我常常在这过道上的幼儿读物中找到适合我读的书,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一个老太太读这类“浅薄”的书。我必须从“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这样简单的英文学起,这就是现实。
你还别说,那个什么博士写的幼儿图书对我还真管用。我后来带过好几拨中国人去这家书店买“移民读本”,还就只有我敢开口说英文。管它蹩脚不蹩脚,反正能把事办成就行!

有一次我在这家书店里看见几本彩印的画册,内容是欧洲的古城堡我非常喜欢。打了折也才十来美元一本,可惜太重了就是买了也带不回来。
但这类单色印刷的小说却很轻,轻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且纸张并不薄!我想这也是为了方便阅读者吧,难怪我常在地铁上看见一些老美抱着大书看。

书店里还有一些小玩意儿卖,什么卡片,文具之类。
但令我最倾心的是一种印刷精美的超小图书,只有8x6cm这么大,插图可爱极了!就是贵,这么小,也要十几美元一本呢!
当然这里也有60X40cm的超大图书卖,也是十来美元一本。我们家小ABC就有一本,这样的书只有坐在地毯上看。她看这书时,我们还得绕着道走呢!

一楼有一个咖啡吧,那里的人气要旺一些。

果然,有不少高中生在这里做作业。

也有人在这里上网。

这里的咖啡也不贵,2、3美金一杯,还有绿茶、红茶和点心。

女儿常常怂恿我去那里看书休闲喝咖啡,我去了几次,几乎没有遇到过中国人,渐渐地也就觉得无趣了。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亚洲人坐在那里,以为他是中国人。悄悄地走过去坐在旁边斜着眼睛瞟了一眼,人家看的是韩文!

从这些人的坐姿来看,多自在啊,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那些带孩子妈妈还有别的旮旯可去,为的是不妨碍别人。

我喜欢这个书店,它陪着我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时光。
只可惜在这里没有一本中文书!

不过没关系,和我们家隔着另一条马路就是镇上的图书馆,那里有中文书!可惜那都是谁谁谁搬家时捐的,的确没什么看头。
真要买书,还是上唐人街去罢!那里不单有《新华书店》还有《世界书局》,世界上所有的用中文印成的书唐人街都有,只是看杂了会把自己的思绪搅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