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月亮红月亮
黄月亮红月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831
  • 关注人气:30,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2009-12-09 23:18:21)
标签:

苗寨

歌舞

西江

贵州

黔东南

西江苗寨

旅游

分类: 走马观花

   如果说去北京就是看“庙”的话,那么来贵州就是看“山”了。前者是人造的人文景观,后者是天生的自然景观。夸张一点来说,我们贵州可以在山上比着长城的样子修座长城,而北京却很难比着西江的样子“堆”座苗山。所以要想看山看水看苗寨,还非劳你大驾亲临云贵高原不可!
   如果只有山,那是“穷山”;如果只有水,那多半是“恶水”;而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就是“山清水秀”了!
   在千户苗寨的寨子脚就有着这么一条“白水河”,它的河水,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清澈见底。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从前这条白水河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沟,现在筑起了堤,河宽了水也深了。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河上还修了三座“仿真”风雨桥,虽然是假古董,但是风格依然。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那天我们经过时,正好遇到几位广告人正在风雨桥上拍广告:孩子们的手里都捏个塑料袋,哨子一响就朝着镜头跑,大概是说苗家小朋友爱吃X X X吧!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在我的记忆中,白水河的两边原来是田土种着庄稼。为了服从旅游景观的需要,现在靠寨子这一边,修了一条石子路。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路的一边是河,一边是木楼。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沿河的这条路、这条街还在完善之中。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精巧的观光车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地跑着。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这车从这里载游客去河那边的半山腰上看全景,每次收费5元。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从这些木楼的格局来看,应该是饭庄加住宿。
   如果这些木楼不太“响”,河边蚊子不太多,夏天住在这里看着对面的大山发呆也还是蛮梦幻的。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木楼的墙板上镶着表现苗胞生活场景的木雕,一个老者用粗犷的普通话告诉我:这是手工雕的,雕一块要100元。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路的尽头就是宽阔的“芦笙场”。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俯视”一下,还是有些震撼!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这个大坝子用这条长廊一分为二,这里可以吃大规模的“长桌宴”。提醒你多看一眼,那桌面都是整木方做的啊!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每天中午11点这里都有盛装的歌舞演出。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舞台的背景是炫目的“刺绣”和“银饰”。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主持的小苗女普通话讲得很好,落落大方看起来超专业。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一个个小苗女如花似玉水灵灵,看得大家如痴如醉。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小姑娘的一张木叶吹得高亢嘹亮映山映水。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有个老人家告诉我,这些跳舞的女孩一个月的工资近两千元,她们大多是西江人的“崽(小孩)”。
   看来“坐”在家门口,等别个“送钱”来的感觉很不错。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那天是阴天,这季节是淡季,可游人依然不少。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现场一片“咔嚓”声,看来喜欢拍照的人不止我一个。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我想和这个盛装的女孩合个影,人家一溜小跑说“忙得很!”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那我就一个人拍吧!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可惜我们提前离去,没有参加最后的“集体舞”。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也许下一次要挑一个节日来,才能看见这样的“火焰山”。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网络照片)


   而这是我拍到的苗寨!除了相机的问题就是淡季人家舍不得开灯的原因。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幽幽的光线就是来自于这些房檐下的吊灯。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网络照片)

   下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我们又来到寨门口。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三个人为一个人服务,俺媳妇儿说她好开心。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离开时弟弟专门带我们到千户苗寨的新大门去看了看,原来从这里进去就是“芦笙场”。只是这边的路更平,停车场更宽,好像还在修宾馆。
   回程时,我们选择了这条西江到凯里的新的“旅游之路”,这条路目前只落实在地球上还没有印在地图上。如果有朋友自己开车来,还是按照“嘴是江湖脚是路”的老规矩,边走边问吧!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在一个加油站看到这条标语,特意提醒开车的朋友:云贵高原山道弯弯风光无限不喝酒都会转晕,喝了酒就更看不清路了!
西江行之结束篇:多彩苗寨歌舞之乡

   西江之行到此结束,如果你要觉得我把家乡吹得这么好是不是“爱国主义”过了头?!(因为我以前写美国时,常被某些人“批准”我当卖国贼!)那么我就讲讲我的一点点遗憾:
   那一日,本老太太登高远眺之时,甚觉内急。向一苗胞老者问及“何处可以入厕?”老者说“你要住我家(农家乐),就可以进里面的卫生间。”我说“我们一会儿要走了,今天不住了。”老者用手指着一个小木棚说:“你去那边。”
   我推开门,小小的空间里有一个用R12cm的木棒拼就的,高50cm的“厢式蹲厕”让我这个老知青大开眼界。为了减少恐惧感,细节我就不描述了。我很奇怪那老者为什么不以收费的形式,准许我进入室内的卫生间呢?
   花钱修建了好的设施,为什么不用它来赚钱呢?看来还要再提高商品意识,你收钱,我方便,双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