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2009-12-08 20:13:32)
标签:

吊脚楼

寨子

西江苗寨

上山

黔东南

贵州

旅游

分类: 走马观花

    来西江旅游如果不进山上的寨子,只在山脚的河边、街上荡悠,那算白来了。“无限风光在顶峯”嘛,登高远眺才能把美景收入眼底。

   千户苗寨是由好几个自然村寨组成的,上山的石板路,都直通山脚下的“商业街”,很容易找到入口。我们在没有导游指引前进方向的情况下,决定自行上山。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我的弟弟,儿子和媳妇。)

 

   这个“也东寨”的这条山道,我以前走过。但不记得有这个寨门,即使有,可能也没有这么吸引眼球。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上山的“石包包”路已经重新铺过,路边上的污水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暗沟“落水洞”。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在上山的小路上我们遇到这个妇女,她说她的工作就是打扫路面,她家住在坡上,做不成生意。只有“做一点活路”,可以挣些小用钱。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也许是因为我当过七年知青进过太多的寨子走过太多的山道,走在这条没有一根稻草的路上,闻不到牛粪和山寨里特有的气味,反而觉得有点儿轻飘飘的感觉。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路上的猪牛鸡鸭都没有了,连狗都没有碰到一只!

   只有可爱的孩子们天真的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我问这老人常下山吗?她说“老了,走不动啰!”

   我注意到木杆上挂着的“拖布”,要知道住在山上是很难弄到水的呀!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我们沿着“主干道”缓缓上山,边走边歇。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除了路修得明显的好,其它没有更大的变化。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这是一户普通人家,看见我们走近,男主人就转身进去了。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上次我带学生来西江,曾和他们一直爬到寨子后的坡顶上。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越往高处起,越能感觉到苗寨的古朴“原生态”。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在半山坡,我们看到这个叫“羊排”的“村民委员会”办公楼。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旁边的黑板上有一页2007年的“老皇历”。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寨子里设有很多“指路牌”,告诉游人哪里是有趣的地方。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最顶上的那幢木楼是个“私人博物馆”。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但因为地势太高,一天没有几个客人去。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最惹人注意的是寨子里到处都在修房子。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改良后的“吊脚楼”一半是钢筋一半是木架。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山谷里不闻鸡鸣狗吠,到处都是“工地的声音”。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吊脚楼”的“脚”变成了砖柱子是要牢固很多,但还能称为“吊脚楼”吗?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这些路旁的新房子一看就是为游客们准备的。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明年春天来吧,正好赶上住“新房子看老寨子”。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据说这些压平的树皮就是从前盖房子的“房顶”。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如今大家都是住瓦房,这树皮也要进博物馆了。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住在山顶上走个亲戚也不容易。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你看这小媳妇揹上一个娃娃,手中提着大包小包还一边和人打着招呼,心中充满快乐。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在山上盖幢房子太辛苦。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要把在山下用机器改好的板子挑上山,你算算要上上下下要跑多少趟?!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一个老者告诉我:今天“上头”来了人,寨子里拆了四个盖得太高的屋顶和这幢“非法用地”的小砖楼。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回来看到这张头一天拍的照片,才发现这“小洋楼”的确盖得鹤立鸡群太张扬。
西江行之七:悠悠千载吊脚楼

   苗家的手里有了钱当然要住好房子!山上的木楼再好也不如平地上砖瓦盖的“独立房”好。政府支持苗族同胞搞旅游致富也就是眼前的事,总不能让他们把私家车停在寨门口再挑着担子上山吧?!

   何不如为他们另辟一地修路建新村,把这古老的苗寨保存为一个永久的“居留地”?!总不能为了“不破坏”千户苗寨的历史风韵而让他们永远都住木板板修的吊脚楼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