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东地区与中国有十三个小时的时差,今年的年夜饭还没有到吃的时间。这是去年的年夜饭,在电脑里放了一年还是“好”的,不妨先拿出来先画饼充饥。
吃中国的年夜饭,除了在家做,外出当然要进中国餐馆。我们选择了“水边”镇的“杏花楼”。不过这餐馆的名字,让我每次经过时总会想起“红灯区”。

别看门面不大,里面还分设日本餐区和中餐区。

中餐区的装饰很中国,柜子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仿文物。

虽然菜品很齐,但价位比唐人街贵多了。


美国人习惯一年四季喝冰水,我还是习惯喝热茶。

老板号称能做东西南北各路家乡菜,我们就点了一个“夫妻肺片”当作川菜的“试金石”。将就!不能与“成都印象”比啦!

这“萝卜丝饼”做得不错,也许这个师傅更擅长做上海菜。

点了个“香酥鸭”,以为是干炸的,结果还浇了汁水。

“水煮肉片”看起很家乡,但吃起来却并不太辣。

点了只“龙虾”,也算吃了点山珍海味。

点了盘日本“苏西”,也算吃了两条鱼。

LUCY点的“芒果鸡”酸酸甜甜的大概是泰国风味?

点了份“四喜丸子”表示四季发财。这可是我的拿手好菜,不过八十年代以前也是只能一年吃一次,因为做一盘就要用掉半斤瘦肉。

孩子们等待的是这开心刻:作一个辑拜一个年外婆给一个红包,再作一个辑拜一个年爸妈给一个红包。

她们说她们很喜欢当美国的中国人,因为过“圣诞节”可以得礼物,过“春节”又可以拿“红包”。

过节就数孩子们最高兴,节日也是为她们而设置的。没了她们的笑脸,也就没有了过节的乐趣。

这美国人最不好的饮食习惯就是“饭后甜食”,真担心她们以后吃成大胖子。

我把它叫做“美式火锅”:把水果蘸着融化了的巧克力吃。

在中国年夜饭总要吃到十二点,在这里九点半就结束了。想着每年在弟弟家吃完年夜饭回家,虽然是午夜时分,那满街都是的红男绿女真是闹热。

不知道这是不是广东人的风俗,“金元宝”里藏有祝福的籖语字条。明明知道它不是真实的,但好听的话语还是暖人心。

因为今天是大年卅,又是星期天。所以今年的年夜饭决定在家做,这样气氛会更好。但愿CCTV9晚上能重播“春节联欢会”,那样我们还可重现昔日风光,和儿孙们一起边看边吃分享正宗的年夜饭!

今年是我连续在美国过的第三个春节,我们的小镇一如既往静悄悄,只有遥远的唐人街才有过年的气氛。
我怀念在中国度过的每一个春节,想念那里的亲人和热闹的大街小巷及人们脸上的洋洋喜气!在这里顺祝所有的朋友亲人新年发财、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事业有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