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里下午又停电。
下午,接到北京中国人口报编辑电话,让寄张全家照片配合文章刊出,于是告之,得等到来电吧。编辑挺紧,情人节的文章,今明两天就排版。再三叮嘱:来电寄来照片后,立马打电话告之。
一直等到晚上九点,总算来电了,赶紧上电脑选了幅照片压缩后寄去。这事刚忙完没几分钟,电又突然断了,心里叹:亏得刚才抓紧电话做这事,否则又不知等多久。
老公也还机警,一来电,就赶紧插上电热毯暖床。停电后,女儿也正好想睡觉了。我也跟着睡觉,昨晚,是睡得很早的一天,约十一点不到上床的吧。半夜二三点醒来睡不着了,想起来上电脑工作,一和老公说这事,见说话呵出的气都是白色,好冷啊,自己嘴上说想起来工作,其实心里已被冷得打断这个念头。
今天是早上八点停电的,中午十二点半才来的电。下午,和老公去街上,给女儿买双棉棉鞋。女儿小时,冬天也不过一双普通的鞋就过冬了,今年却不行了,她的脚常是冰冷的,于是去买那种样式很老,却很实惠的手工棉鞋。我记得前一段时期,这鞋是10元一双,今天去却涨到15元一双,还卖断了码,买的人很多。
下午顺便去商行给女儿交城镇居民医保费。走到神奇路,停电,这里农行、商行、电子城都关了大门。于是走到新路口售机票处隔壁的商行,这里刚刚才来电,又逢遇上交接班,只有一个对个人储蓄的窗口,且两人交接有8000元的帐不平,还在一一查帐,我们排了二十分钟,见连一个人都没办理,只好又转道遵义路的商行。这里看样很正常,坐在椅上等候,才十来个人也等了不少时间,才轮上我,交上区区40元的医保费。
我们出门在新路口菜市边,见有工商联的组织了一车平价白菜在马路边卖。一元一斤,每个人限购20斤,买的人排成了长队。等我们办完事回家,一大货车的白菜已卖出一半,买的人,仍是排成长队安静而有秩序地耐心等待。今天白菜的市场价是二元一斤。蒜苗5元一斤。葱10元一斤,现在都论两买了。买了二元钱的葱,换作以前,不过才值5角钱。卖葱的老大爷正烤着蜂窝煤,我打听这煤现在多少钱一个。他叹气:今年年称不好,这煤卖5毛一个,以前都才2毛5一个。
在小区附近,有两个卖煤的地方。我们路过时,这两个地方成块的大煤已全部售完,剩下的是煤粉,装袋仍有人来买。现在停电停水,不少人家紧急去买铁炉子烧煤,一来取暖方便不受停电停水限制,二来即使停电停水,也可以炉上做饭菜,只是他们买炉子买晚的人没想到,煤不光从去年12月的33元猛然涨到80-100元十斤,就是这个价格,现在也买不到了。
贵阳今天的报、新闻都在讲了,贵阳开始进入一级停电应急状态。电视上可看到,发电厂的煤场,已是空空的坝子。没了煤,停电不说,整个贵阳市用煤气的,是不是也到了因缺煤而停气的状态?今中午,附近一水厂抽的水井的水,已抽不上来了。中午,我家的水笼头明显感觉到水压减小,下午还停了一会儿水。
停电停水,我们这种个体在电脑上工作的人惨了,只有抓紧时间一有电就进行。就在写这篇文章时,估计是晚上电压负荷重吧,跳闸了吧,又停了一次电,约半小时再来的。开电脑,发现写的文章有一半已丢失,只好又重写。
昨天报上新闻,家住白云的颜昌峰,在他家四五部私家车上打上“有困难请招手”的标语,白云区海拨较高,马路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行人走路极为不便。于是颜一路上免费为行走不便的行人,特别是老人招手即停。跑了整整一天,汽油费用去500元钱。
两天前曾有报道,河南一个马戏团来到贵阳郊区的一个小寨作表演,才演了三天收入二千元,就被这场凝冻困住了。搭的简易帐篷,大家半夜被冻得醒不着,去附近山上拣树枝烧火取暖,最小孩子才一岁多。作表演的动物已有三天没吃饭,一头狮还开始拉肚子,还有一头熊,猴等。这点钱几天就用得差不多了,还是附近村民送些米来接济。后来一经报道,很快就被有关方便接到招待所居住,食宿不愁,动物也能吃上饱饭了。
另有一则很惨的报道,重庆民捷彭安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辆牌号为渝B89137的金龙大客车在从四川资中开往深圳坂田途中,行至贵遵高速公路98km+900m处时,翻落至高约63米的原贵遵高等级公路老路上,载了40名乘客,25人死亡。内有一个一岁多的男孩(从外形看)活下来,医生问遍了存活下来的人,都无人答应,可见这孩子的家长也在这场车祸中死亡。有关部门指定专人照顾孩子。从照片上可看到,凝冻的高速路上,有长长的刹车痕迹。每年,都有这样的报道,返乡的人,前途未卜。令人扼腕叹息,阿弥陀佛。
今天报上有报道,贵阳市乌当区梅兰山上,有数百棵松树因凝冻而折断。有两棵松树,还有足球那么大,照样也被压断了。记者走上山,一路上能听到噼里啪啦如放鞭炮一样松树被打断、折断的声音。粗略一数,倒在路边的大松树已经超过了100棵,而在路上还能看到距离道路50米外的五六个地方,有成片的松树倒下,每一片都在20棵以上,所以总数应该不低于200棵。
昨天听到讲,贵州下面的一个县,由于停电停水多日,超市被抢,这个消息不知真假。而另一个听到的,据说是某个悬,按户口进行生活物质的配额供应,似乎一下回到了计划经济年代。
上周,年约一岁多的小侄儿因手韧带扭伤,到贵阳有名的白志祥骨科医院去拍片。没想到上这儿看病的人多如菜市里的人。天滑地冻,很多人摔伤骨折,听医生讲,每天有七八十例因凝冻天气摔骨折的病人来此看病。这还是一个小小的私人民营医院,如果是正规大医院,还不知有多少摔伤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