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鬼节”叫“七月半”,谚语曰“七月半鬼乱窜”。西方人的“鬼节”是10月31日,叫“万圣节”。
中国人在“七月半”前后会
“烧香点烛”祭祀先人,为去世的亲人“烧钱纸”,怕他们在阴间没有钱花。有的人家还会做一桌去世亲人喜欢的饭菜,盛上半碗饭,把筷子插在饭上,为之“供饭”,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在我小时候,我家“供饭”是我爷爷主持,我们孙辈要磕头,父辈要鞠躬。总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人死后都要变成“鬼”,所以鬼是人的“灵魂”载体。我们向鬼神“示好”,求它们保佑我们平安。
西方人的“万圣节”却是装鬼吓鬼。他们扮成各种恶鬼厉鬼,弄得“神不神鬼不鬼”,比鬼还“鬼”,把来寻人“投胎”的鬼吓走。所以他们与鬼的关系是对立的,鬼不会保佑他们。不过他们有上帝,上帝帮他们消灭魔鬼。在他们的心目中,好人死后会变成天使,头上顶个发亮的小圈圈,扇着翅膀飞到天上去找上帝。而做了坏事的人才会变成鬼下地狱。
看来东、西方人对“鬼”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
还在两月前,商家就大量推出各种“新鬼老鬼”。

陈列在橱窗里的鬼怪,真是让我走在路上大白天活见鬼。

见怪不怪“化妆品”的旁边就是会笑的骷髅。

邻居家当街的庭院。

“哼”“哈”二将?

吊死鬼

鬼多了,也就不害怕了。

南瓜也是鬼节的“主角”。

蜘蛛也是鬼节的“主角”。

他家门前鬼最多。

晚上可点亮的南瓜灯。

这家还布置了“坟场”。

这位先生宁死要做“花下鬼”。

这是个可爱的“草鬼”。

骑着扫帚来的巫婆。

现代鬼,颇有创意。
鬼很多,无法一一收入囊中。昨天在小镇住宅区转了一圈,便收集到以上的妖魔鬼怪。可惜没有看见“牛鬼蛇神”,因为“牛鬼蛇神”在七十年代就被中国人消灭光了。
我们已经给我们家的两个“小鬼”购置了“万圣节”的特别服装,到了节日那天,学校会组织他们在校园内作“化妆游行”,自然还会拍下照片再让各位活“见鬼”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