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食品添加物(10-6)
(2009-01-17 00:52:23)
标签:
美食添加物酱油焦糖色素岩盐海盐健康 |
分类: 金婆婆谈吃喝拉撒睡 |
金婆婆谈吃喝拉撒睡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10-6)
奶奶亲手做的腌渍食品让人生气
“背面”的标示上,除了原料的蔬菜之外,还有甘草、甜菊、酒精、色素、己二烯酸钾等一大堆添加物。跟超市陈列、使用大量添加物的腌渍食品比起来,根本没两样。
试问奶奶在家里做腌渍食品时,真的会使用“甜菊”及“抗氧化剂”吗?会为了保存而使用“己二烯酸,为了增色而使用“合成色素”吗?
“既然在家里不会用,为什么在工厂腌渍时,就使用(白色粉末)呢?
“虽然在家里没有用,但在工厂制作时,因为人家叫我用,所以我才加进去的。”
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假货取代
酱油
砂糖
盐
特卖酱油为什么便宜?
“啊啊,太好了,还没有卖完。傍晚,M子小姐(37岁)略显慌张地跑进超市,等拿到卖得剩不多的特卖酱油时,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今天是酱油的特卖日。”
“平常一公升要二五八日圆的酱油,在每月一次的特卖日,只要一三八日圆,我家每次都是在这个价格时买的哦。”M子小姐有点得意地微笑着,她似乎是个很会省钱的主妇。
传统酱油
传统酱油的原料是大豆、小麦、盐、曲。由曲做成的酵素,会将大豆或小麦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再将淀粉转化为糖分,这才是酱油美味的来源。
这样的“美味”是很多样化的,既有甜味,也有酸味,还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总之,就是会酿造出无法用化学分析的复杂口感。
酱油的颜色是由氨基酸与糖的一部份结合而成,这一切只需要藉由曲的力量,就可以制造出来。
这样的制作方法费时又费力。要一年以上,这才是传统的、真正的酱油。
“酱油风调味料”的制作法
能不能更快、更不花成本制作呢? 这样的想法,促使“酱油替代品”开始研发。
氨基酸是酱油美味的来源,但“酱油替代品”的氨基酸不用花时间发酵,只要用盐酸分解大豆等的蛋白质,就可以轻易制成。
至于大豆,只要用脱油剩下的脱脂加工大豆就可以。这样制成的氨基酸液,就成为特卖酱油的基础,而这里面没有任何酱油的味道、香气跟颜色。
但是,如何做成酱油的样子呢?当然,依赖的正是添加物。
首先,用麸酸钠(化学调味剂)引出美味,再用“甜味料”增添甜味。
为了引出酸味,也加入“酸味剂”,并加入数种“黏稠剂”,制造出浓稠感。
至于颜色,就用“焦糖色素”来着色,而为了增添香气,要加入少许真正的酱油,由于不能保存很久,所以也要加入防腐剂。
酱油的原料与添加物
纯大豆酱油
纯大豆
小麦
食盐
新式酿造酱油
脱酯加工大豆
氨基酸液
葡萄糖果糖液糖
麸酸钠
核糖核甘酸钠
氨基乙酸
甘草
甜菊
糖精钠
黏稠剂
焦糖色素
乳酸
琥珀酸(succinic acid )
苯甲酸丁酯(Butyl p-Hydroxy)
一公升1000 圆与一公升198日圆的差别在哪里?
“纯大豆酱油”的原料只有“大豆、小麦、盐”,没有任何添加物。“新式酿造酱油”则有一堆添加物。譬如,假如晚餐的菜单有「自己做的红烧肉”与“生鱼片”,本来应该没有添加物,却因为用了特卖酱油,结果摄取了七、八种之多。
传统的“纯大豆酱抽”一公升一千日圆,“新式酿造酱油”一公升一九八日圆,而如同M子小姐用一三八日圆买的一样,如果是特卖,还会更便宜。
金婆婆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