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两年我开了一家小小的英语培训,属于从0开始学教育,一路上磕磕绊绊。以前是为别人打工,现在是为自己打工。一来没有信心,二来没有底气。偶然看到这本书,本来是打算随便翻翻,结果发现,这本书太适合我了!我简直就是穿越他的灵魂抄他的经验。感谢作者张永利!
在我创业中,家长不断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也在摸索教师的管理。我只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也隐约的担心。看到了书中这一段的时候,茅塞顿开:
【我们在做家长访谈的时候发现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更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老师关注,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个关注要比家长表扬效果高出1000倍。这样,孩子就非常喜欢老师,非常喜欢上老师的课,学生对老师教的这个学科就学得特别好。】
【91%的家长更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
课前课后经常有家长会和我聊天,聊学生的情况。我甚至被一些家长提出让我特别关照他们家的孩子而感到困扰。看到了这段,我突然明白了,其实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够被老师喜欢,被老师所接受。于是,一方面我加强了每个学生有被提问的机会,另一方面,我明确划分出来那几位学生是归属于一个老师的。效果还要靠时间证明。但我终于算是理解并且接受所谓的“”特别关照“是什么意思了和用意了~
当然,除了家长有这种要求,还有就是孩子和老师关系很好,成绩就是提不上来的情况。
【当孩子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家长的口碑破坏力极大。】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简直是心惊肉跳!同时也有不得不承认事实如此。并且我也一度觉得,学习是两方的事情,很多时候,家长不够尽心,或者孩子就没有这方面兴趣……但没想到这本书谈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沙哈尔哈佛《幸福》公开课说过:学习后的练习是必要的。】
简直就是教育产业教科书!一语点醒梦中人。优秀的学生都因为明白这个诀窍。我却忘了……其实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是说的个人的天分和是否刻苦认真。而好的教育是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因此,我就立即开始了每天的微信群口语练习,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的父母非常的积极配合。都愿意让孩子用微信的方式念出来学过的童谣歌曲。
所以说,学习经验实在是太重要了!难得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太诚实了。这本日记的细则,把创业遇到的具体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分析。
当然,本书阅读的优点在此处,缺点也在此处,因为细则及多,如果不是做相关的行业,会感觉这本书有些啰嗦,也缺乏纵向的调理,只能按照故事剧情发展,不能达到工具书的效果。
但总体来说,还是让我醍醐灌顶,轻松解决了当下自己运营培训机构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