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这样用外语

(2006-08-10 14:10:35)
不要这样用外语

眉儿在丽江

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最近突然发现,曾经还带点阳春白雪色彩的东东,眼下已经臭满街了。

这次出门,有幸坐上了火车硬座,着实看到不少新鲜有趣的西洋景。其中最叫绝的一样,就数“全民学英语”的热闹场面。(学语文咋就没见有这热情呢?)

我座位的斜前方,小小的桌子上,摊着本考研英语参考书和一本英汉对照成语故事书,分别属于一精瘦的眼镜男和一身着哈韩装的丰腴女孩;往左看,站在过道里扎马尾辫的女大学生正手捧英文版安徒生童话选,与同伴聊着如何减肥;靠窗坐着的妈妈正在为小学生模样的儿子边查电子字典,边矫正一单词的发音;站起来往后看,左后方靠过道的座位上,一小老外刚刚打了个小盹,正睁着双迷茫的蓝眼睛,与对面的戴眼镜的黑瘦女子说话......

不久,车厢里的形势发生了点小变化,睡醒了的小老外被三个女生围在中间,他坐着,女生们站着,用英文聊天的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周围的人纷纷探头探脑,充满好奇地屡屡向他们张望。有爸爸、妈妈在教育小孩子,看见了没?姐姐英语讲得多好,多流利,你要向姐姐学习啊。

眉儿生了双不会自动关闭的耳朵,虽然手里捧着“鬼谷子”看得正高兴,可脑筋里还是有两三根溜号过去,听人家聊天。

三个女生中,英文讲得最顺溜的是一北二外的大三学生,其他两位当然也不甘示弱,抢着话头,还不时发出overcheerful(不好意思,眉儿用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时半会儿在中文中没找到)的笑声。

听了一路,眉儿也想了一路。

首先,眉儿感到特别欣慰,有这么多人在努力学好英文,怎么看都该是件好事,既说明大家积极上进,又说明咱与国际接轨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快。总之,好是一定好的,而且,还好得不得了呢。

但是,一向有泼凉水爱好的眉儿,多少也想到了点点问题。比如,似乎大家苦苦学习的基本还是英语这门语言本身,它的单词、语法,却没有太注意,在学习这门语言的同时,也该顺道了解一下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举个用法有误的例子先。小老外起身,也许是内急想上洗手间,恰好相聊中的一女生也打算走去车厢连接处,俩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这时,女生说,You go first.接着还做了个请的手势,又说,Please.乍一听仿佛也对,意思起码表达出来了,可她不知道,在英文中,这种时候如果说 After you 会更恰当一些。

加入聊天的人越来越多,一阿姨让北二外的女生代她转问小老外一句话:你在你们那是不是挣钱不多啊?怎么一个人出来坐火车旅游呢?另一大叔跟着又让问,你在你们国家是干什么的?结婚了吗?怎么不和太太或女朋友一起出来旅游呢?讲话利落的女生一一问了。其实,这些问题,英国人听上去可能会不太舒服。

还好,小老外相当随和,叽里咕噜一路聊得兴起,从他打小崇拜的李小龙,到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看得出来,他对中国那是相当地向往之、憧憬之。学外语的女生顺嘴聊到了今年奇特的闰七月现象。她说,今年,中国有两个July(七月)。小老外一下就懵了,连着追问,那为什么呢?女孩却说什么也解释不明白了。

最后,我要提的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当时在火车上,小老外聊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在座的诸位同胞竟然纷纷表示出对我国这一制度的极大不屑,有人甚至公然表示,这是我国民主不够健全的表现!

我们先不说计划生育制度究竟利弊何在,单说这些普通国民,为什么要在外国人面前一脸不屑地斥责自己的国家,贬低自己的国家?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他们不理解可以,难道你自己还不知道吗?

想起911事件刚过那会儿,我们公司来了个美国的工程师,他在自己的西装上衣上别着枚小小的美国国旗。当我问他,害怕不害怕恐怖分子找他麻烦时,他一脸骄傲地告诉我:我就是要告诉他们,我是美国人,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顺便再提醒一下那些敢于张嘴和外国人交谈的同胞们,练习语言可以,但千万要注意保持住自己的人格和国格。没有必要刻意去迎合外国人的观点,更没有必要无论人家说什么都自始至终堆着满满一脸笑。

临下车前,有人开始问那个小老外到北京住哪儿,当听说他并没有具体打算时,竟主动提出要带他回自己单位的宿舍,住自己出差同事的床位。女生们还一再追着人家要联系方式。这些,眉儿认为,都是不够恰当的举动。试想,假如你只身初次到一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你敢跟陌生人走吗?你敢享用那免费的招待吗?

本来,这篇我是想谈谈关于语言、文化的“拿来”与“推出”,究竟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可一开头就刹不住车了,一路聊了这么多语言文化差异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希望也能对读到的人有些许帮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