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穷爸爸的自杀想到的

(2006-07-19 14:07:19)
由穷爸爸的自杀想到的


一老友最近找我,想让我妈给一今年刚高考完的孩子解决入学问题。本来早已不再关心高校招生的我,开始被迫听老妈念叨,今年的分数线怎样怎样了,今年的学校规矩又怎样怎样了。

走神儿工夫,想起日前看到的一则报道,说山西一农民,因恐供不起女儿上大学而悬梁自尽。

同样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来求老妈帮忙的这个学生的家长来说,无异于天籁佳音,而一旦降到了那可怜农民穷爸爸的家门,却变成了可怕的催命符。

某天,LG让我看一篇网上文章。作者是一名报社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身边一对大学毕业生的故事。那对刚毕业就结了婚的小夫妻,家都是贫困农村的。当初上大学靠的是银行助学贷款。四年念下来,毕了业,还不上贷款,学校就不给发毕业证。出了校门,更是找不到能还得起贷款的象样点的工作。两人生活窘困至极。文章读后令人唏嘘不止。

试想,一定有许许多多农民,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甚至不惜借贷,供孩子念完四年大学。假设,那个上吊了的穷爸爸还活着,依然靠着自己的劳动和东拼西凑得来的钱,供女儿念完了大学。可日后出了校门,就会有美好的前途在那等着那个女孩吗?到时又该如何?欠的债如何来还?狠心说一句,穷爸爸,你的死与不死,不过是受罪形式不同罢了。

上学,这一中国老百姓公认的唯一一条出路,如今变成了什么?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每年200万人毕业,其中不少人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原因在哪里?单纯是扩招造成的吗?

我们不敢想,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当他们的孩子连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条出路,都被无情封堵之后,他们的希望还会在哪里。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将如何缩小?

我们同样不敢想,每年数百万年轻人,回想自己从小到大一路念书,最终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他们的心情该是怎样?

我们更不敢想,每年上千万的劳动力供需差额,要怎样去被这个社会消纳。

高经济增长,如果与之相伴的反而是越来越低的就业增长,那么,它的意义又何在?

高校扩招,如果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他们的孩子,反而象几十年前那样上不起学了,它的意义又何在?

不问了,结论就摆在那里。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摆在那里。

如果,我们能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重视就业增长;
如果,我们能给予贫困学生以更实在、更有力的帮助;
如果,那些被挥霍掉的财富,能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病ing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