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问:如何用图画书说故事?
是应该照着书上的字读呢,还是可以自己根据理解和需要随意发挥呢?
如果是只读书上的字,遇到只有画面没有文字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提问,或者以别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是应该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给孩子表演呢,还是应该安安静静地念呢?
是应该事前反复阅读、充分准备呢,还是最好与孩子一起享受第一次的阅读呢?
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而不是一两个孩子,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说故事的过程中有孩子插嘴提问,要不要回答或者怎么应对呢?
说故事的过程中可不可以穿插着评论几句、或邀请听众讨论一下呢?
在说故事之前,怎样热身、引导,更容易抓住听众们的兴趣呢?
说完故事之后,是否需要提问、评论或邀请听众讨论呢?
……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为解答这类问题,我特别邀请了一位洋助理为大家完整地展示用图画书说故事的全过程。他使用的图画书是英文版的《野兽出没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这本书的中文版也已经由明天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链接),我很荣幸担任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有点遗憾的是,我的这位洋助理还不会说中文(这方面连中国三岁的孩子都不如),不过他英文说得实在很好,是很标准的美式英语,更难得的是,他和他的夫人经常为孩子们说故事,他们夫妇俩说故事的本领很高,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当然,这一点不妨碍他大概在业余时间也搞点政治活动什么的,不过关于这方面我所知的不多。我觉得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真的很喜欢《野兽出没的地方》这本书,还曾对他老婆说:我就是麦克斯(Max),麦克斯就是我。——说实话,我看着是有点像。——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作者兼画家桑达克先生还专门签了几本书,特意送给他和他的女儿。
好了,闲话休提。就请我的洋助理先来说说故事吧。
奥巴马说故事《野兽出没的地方》(2009年复活节 白宫草坪)
怎么样?我的这位洋助理还说得过去吧。
关于他说故事的技巧,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我觉得基本点只有两个:
第一,拿图画书说故事的时候,尽量让画面对着听众,让孩子们尽可能都能看到画面(这一点他的夫人不断在提醒他,可见是一位贤内助);
第二,自己要真的喜欢自己讲的那个故事。
关于用图画书(绘本)说故事,台湾同胞们领跑在大陆前面二三十年,他们总结过不少很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其中尤以“小大读书会”模式和“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模式为明晰而系统。两种模式的要点大略可归纳如下。
☆“小大读书会”模式
一、手持图画书,让孩子欣赏,避免用手指示;
二、寻找合适的站立地点,全面顾及听众;
三、忠于作品,直接读文本,不添枝加叶,但可适度以不同情感、语调来加强声音的变化;
四、尽可能遵循“有字读字、没字静静翻书”的原则,不随意中断,添加感想、评论或发问;
五、为避免单纯朗读,可在同一时段准备大量的图画书,读后可设计、安排一些延伸活动。
☆“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模式
*
主要目的在于引发儿童:①对故事情节的趣味处或疑惑处产生关切;②进一步思考与讨论,引导儿童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
*
“插嘴法”(合作思考法):随时准备讨论。书只是引出儿童对话与讨论的媒介。
*
关注儿童真正在意的、自发的问题;注意聆听,了解真正的意思;说故事的人只是引领者,不是标准答案或知识库。
以这两种模式来观察洋助理奥巴马先生的说故事方式,既严重不符合“小大”的模式,也与“毛毛虫”的模式有一定距离。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说故事呢?
呵呵,我的意见比较粗简:根据自己的特点,随自己的喜好吧,怎么高兴怎么读,怎么方便怎么读。读就好、读就好……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10006114/images/1.jpg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10006114/images/2.jpg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10006114/images/3.jpg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10006114/images/4.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