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句顶一万句

(2010-03-01 13:34:36)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上个月在记录中写道:想象是2.0版的遗忘。今天在《读书》2月刊上看赵丽宏的《心灵是一个幽邃的花园》,里面写道“我一直以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回忆。是对经历过的生活的回忆,是对过去的情感积累的回忆,是对历史的回忆,是对过去发生过的思想活动的回忆。即便是在小说中展现未来的生活,其实也是回忆,回忆曾经产生过的幻想和假设。”
这段话让我很羞愧。我似乎才发觉,我对自己已经不负责任到了一个什么地步。报纸让我学会了用一千字来表达一万字所应该承载的东西,博客让我渐渐忘记了如何为自己而写作,而饭否和微博的出现,甚至开始让我用一句话来替代之前一千字的工作量。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谁说不是为我而起的标题呢。
赵丽宏这篇文章,谈的是普鲁斯特,一个用一万句来写一句的作家,也是我最初的启蒙作家之一。当然了,你觉得我现在写的东西和普鲁斯特八竿子打不着,这很正常,因为现在我是一个中国的媒体工作者,现在我的身边,已经绝少人知道我曾经写过小说了,他们介绍我,说的是“写娱评的”。我也并不介意,因为写娱乐评论,甚至是写球评,至少还是在说真话的范畴内。你要知道,在中国找一份可以说真话的职业,有多不容易。对一个潜伏在党报内部的人来说,我这样说很难让智力正常的人相信,但是我真的做到了,或者说几乎做到了。我说这些,只是为了说明只要是写真话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我还是认为,小说始终是已知的最终极的一种写作状态,它高于娱评,高于博客,高于诗歌,高于剧本,文字在小说这里,可以找到最终的归宿。
现在的我,和早年的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已经习惯于微博的表达方式,表达的上限是140字,是典型的快餐思维,快到你还没想好下一句话,这一句话就已经有资格单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快到你想放一个屁,屁还在直肠里迂回,你的微博已经宣告创作完毕。
靠写小说挣稿费的岁月里,我的思维是以千字为单位表述的。我歌颂一个手机,就创作一篇小说,和别人聊一会天,扭头就写出一篇小说,回忆往事,可以写一篇2万字的小说。写的时间和现在也无法相提并论,现在写点什么,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那时候写一篇小说,可以写一个礼拜,一个礼拜都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和重构中,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所说的话,经过打磨之后,都在我头顶上的某个空间里有条不紊地闪闪发光,光芒可历经一个星期而不散,他们也是我的灵感之光,是我的星星。卡尔萨根说,我们都是星星的灰烬。那么,小说就是灵感的灰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