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精英
(2008-10-31 23:00: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笔记 |
我很喜欢的小说《新宋》的作者阿越在博客里写过一篇东西,大意是解释他本以为宋朝时没有招标和投标,结果导致他的小说里出现了一个失误,最后他很坦诚地说“我读书太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前两天,于丹在南京搞讲座的时候,又有读者出来挑战,不过她的遭遇比阎崇年要好多了,来向她挑战的人比较文明,他们打算采取的方式已经从城管的粗暴执法上升到帖小广告的高度,帖在南京凤凰书城某一面墙上的纸条上写道“报纸上说你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所以大家商量,在开讲前用《古文观止》和《古汉语》考考你,如果你能顺利解读,就皆大欢喜,如果你不会解读,那就请你下课走人!”。
面对这样的挑战,于丹老师的选择是,直接取消了原定于讲座后的读者交流活动,不等挑战者出现,便宣布下课走人了。这一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本来我觉得,敢面对上千万电视观众讲解《论语》的人,自信应该比“考试时因为一道宋史的题做错了”而赌气写了《新宋》一书的阿越要强一点。虽然电视学者精英于丹和电工阿越没有直接交锋,但是把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精英的表现很让人失望。
其实回顾一下这两年精英和草根的交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太乐观的趋势。陈凯歌和胡戈交流时说过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吴子牛给《贞观长歌》挑错的网友回复是“那就是在鸡蛋里挑石头”,白烨当年评价韩寒“还没有进入文坛”,韩寒的回应是“文坛是个屁,我很忙,我要进入车坛”,阎崇年对于写了《窃明》来反驳他有关袁崇焕的言论的灰熊猫,则直接以“我不知道研究袁崇焕的人里有这个人”一锤定音。
而结果呢?“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这句话成了陈凯歌今天在江湖上的传说,吴子牛的《贞观长歌》被网友挑得千疮百孔,阎崇年则被人扇了耳光,至于当年被冠以“韩白之争�”那件事,韩寒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车坛里发展得挺顺利,白烨的博客则直接被韩寒拍得关了门,对于我来说,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人关了博客,就好比房间没了窗户,就算是宫殿也与坟墓也相去不远了。
这是最近几年里精英和草根交流的比较著名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草根取得了全胜。公平接受别人挑战,然后坦然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对于那些每天一起床就在网上拍砖的草根网友来说,是寻常事,而对于居高临下的精英们,似乎不让别人提问和质疑,他们的错误就不存在了,这实在是一件和精英所应该拥有的智力不相称的怪事。
维基百科和百度知道这两个网络百科辞典,早就允许网友自己编辑词条了,而精英们还稳稳地躺在没有窗户的宫殿里,放在昆虫学的领域,这是作茧自缚,放在人类学的领域,是典型的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