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080108烂书,好书

(2008-01-08 22:5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笔记

去年的烂书榜出炉之后,我和胡老师看了一下榜单,发现我阅读过其中几本,胡老师阅读过另外的几本,包括我看过的《激荡三十年》和《光荣日》在内,这个烂书榜在2007年为我们带来了很愉悦的享受。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在我国某些主流阅读价值观面前,我们永远都是烂人。
如果把电子书算在内,2007年还是看了几本好书的。

 

《激荡三十年》,似乎是2006年看的,算是我目前看到的,写作方法最接近《光荣与梦想》的书了。老六极力推荐的在对《光荣与梦想》的模仿秀中胜出的《巴黎烧了吗》可以退居三线了。在我眼中,无论是美国总统的生死,还是巴黎的存亡,都不如70年代末中国南方沿海某个小城市里的事情更惊心动魄。

 

《光荣日》,早就知道有这本书,只是最近才开始看,一看了之下就有些放不下的感觉。韩寒那种举重若轻的语言,和《兄弟》下册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没来中国,如果你只看过《兄弟》下,和《光荣日》,你肯定会无比惊叹:垃圾一样的国度,卓别林一样的国民!

 

《明朝那些事儿》,能让我在半夜在床上打滚的书,这两年除了《兄弟》,就是它了,更何况,当年明月和我还有同乡之谊。这本书让我有两点感慨,第一是,历史原来真的这么好看,第二是,单身生活真好(诺大的一张床,可以随意滚来滚去)!
希望再过——我希望是三十年,那样的话至少我还能看到,能有人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能写得如此精彩。

 

《八百万种死法》,以前从没这么投入地看一本侦探小说。说实话,它打动我的并不是其中的侦探内容,而是那个酗酒的侦探,作者布洛克接侦探斯卡德之口,以极其冷静的笔调,为我们反映了纽约的社会阴暗面,看着这样一个饱经沧桑,看穿世间百态的老男人屡屡被酒精击垮,我仿佛就在看美国版的《给我一支烟》,我仿佛听见另一个老男人科恩在我耳边浅吟低唱。
回到北京,去我妹妹家,她打开书柜,我惊讶而又感动地看到里面摆了整整一排布洛克的斯卡德系列。

 

《漫画兔的自杀》,贴一段我当时写的评论:在最新版本的漫画兔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抢在齐达内怒撞马特拉齐之前,窜上马特拉齐的胸口,我们看到它在国奥和园林巡游者比赛中被殴打得七窍流血,在重庆钉子户事件中,它化做一颗螺丝钉,紧紧拧在建筑工地的擎天一柱上。我想,只要它愿意,它还有无数种自杀方式的可能。比如说,在昆明,它可以守在晚7点东风广场的公交站台上,等待被一辆时速80公里的帕萨特撞死;在厦门,它可以在鼓浪屿上买一套房子,生儿育女,等着下一代在PX的毒害中长大;在山西,从煤矿到砖窑,它更是可以永远让我们感受到惊喜……在这个死机盎然的时代,把自杀进行到底的漫画兔如鱼得水。
中国,无数的人口,无数个故事,无数种死法。看到《漫画兔的自杀》中骑着单车,背着胡萝卜,夹着公文包在这个城市中行色匆匆的无数兔子,我想到了《八百万种死法》上的那句话:纽约,八百万人口,八百万个故事,八百万种死法。
让我们再惊叹一次:垃圾一样的国度,卓别林一样的国民甚至是兔子!

 

2007年,没有几本书能支撑我翻到最后一页。翻过最后一页,把书合上时心中充满北纬二十五度的清晨浓雾一样的惆怅,只有这几本书。也许还有,那要等我慢慢回忆,你说我的回忆有多长,我说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