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0903

(2006-09-03 01:38:17)
分类: 笔记
今日出席云游的一个活动,到会的有云南各媒体的同志。自从易老师来过云南之后,我自认为云南各媒体里最有文化和最美的那批精英,我都已经都见过了。谁知道今天来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是我认识的。
当时我就感叹,云南媒体真的是很强,可以象梦七打世锦赛一样五上五下地集体换人。上次是一拨人,这次是另一拨人,再下次估计就是比人进化得更完善的超人了……还好,经仔细辨认之后,看见一个美女依稀见过,而且据我所知,她还曾当着另一个美女的面严肃指出了我的缺点。经我上前确认之后,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我操,这个人太帅啦!!我好怕,我好怕以后见不到这么帅的人了呀!!
然后美女例行公事地表扬了我,搞得我好失望,我还以为她会继续严厉地批评我:我再说一遍,看清我的口型——你是个烂人!烂人!以为自己长得帅了不起啊??!!
不过今天见到隔着一排坐在我身后4点钟方位的云游的郑红老师,确实是美女。在4点钟的方位上的云南,很少能见到这样的美女。不知道哪天郑老师挪到午夜0点的方位上,还是不是这样美。
看美女的时候,我忘记了桌子上的《你一生的故事》正被我翻到《赏心悦目》这一篇。为此,我要检讨。
 
说了这么说,我终于忍不住要替关注我博客的人质问自己一句了:这个人怎么不更新博客了?这个只顾看美女的禽兽怎么可以做这样让人发指的事情??
我最近集中精力在做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很缓慢,很惜字如金地读一本书,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短篇小说集,另一件是听一副耳机,AKG的K26P。
最近连续看了三本书,它们依次是《四面墙》(该书在之前的笔记中已经反复提到)、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短篇小说集,还有斯蒂芬金的自传。
很难说这三本书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我在偶然状况下遇到的,至少从人类已知的理解能力来分析,不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或是任何外力干扰的因素。《四面墙》是同事推荐,并且命令我马上进行半强制阅读,同步监督我阅读进展的;在看完《四面墙》之后,某一天,云南最大的书店:滇池书城开业,我的冤家派易中天过来玩我和束总并顺便签售当天,我在滇池书城二楼浏览,看到了书架上仅存的《你一生的故事》,拿下来翻阅片刻,心脏便已开始狂跳不止,随后便接到一楼束总的电话:快下来看美女。于是,我携书很激情地冲了下去。
如果有人为的因素,那只可能是那个美女。如果楼下那个美女早出现两分钟,我便与这本书擦肩而过了。我以后,再也不敢看美女了.
至于斯蒂芬金的自传,我是在图书批发市场二楼的北门书屋里偶然购得的。我看到斯蒂芬金小时候写的小说被老师没收之后,老师恨铁不成钢地说的那句“我真不明白,斯蒂芬,你才华横溢,为什么老写这些垃圾作品,你糟蹋了你的天分”,觉得很熟悉。很多年前,俺写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被没收之后,也有人说过相似的话。当时我的心情和斯蒂芬金一样,无比羞愧,于是,我最终被培养成了一个才华并不怎么横溢的会计。
跑题了,我应该说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它,因为这本书简直堪称伟大,我认为它足可和阿西莫夫,这位我认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大师的那些长篇巨制相提并论。举个例子来说明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很多年前,我买到过一本《1997年美国科幻小说选》,里面有一篇《巴比伦塔》,为美国科幻小说最高奖:星云奖的得主。看完了那篇小说,我知道在科幻小说的领域,我是肯定没前途了,因为有两座高山摆在我面前,一座是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另一篇就是《巴比伦塔》。
一直到我看到了《你一生的故事》,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原来《巴比伦塔》是一个姓蒋的华裔美国人写的,十几年的时间,他只写了8个中篇,《巴比伦塔》在其中,只是他的处女作,一般水准而已。这8篇小说让他拿遍了美国科幻文学界所有的大奖——毫无疑问的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超级偶像诞生了。
“你没有读过特德蒋的作品,你就不能说了解科幻。”我很希望这句话是说阿西莫夫的,但实际上这只是美国科幻界对特德蒋的评价。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也写过科幻小说,在特德蒋这8篇作品面前,我没有一丝的嫉妒,我有的只是感恩:感谢上天让我能够看到这样的科幻小说。
不过要注意一点的是,特德蒋的作品,是很典型的硬科幻,如果你对科幻的热爱不是足够强,你的知识面和兴趣不足以支撑你看完下面的这些注释,最好还是别看。这些注释为《你一生的故事》一文后所附。
    注⑴:此处的人工制品是指外星人在地球上设的交流装置,也就是下文的观望镜。
    注⑵:looking glass原有镜子之意,此处由于这种"镜子"具有较高的技术,为了区别于其他普通的镜子,译为观望镜。
    注⑶: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1728~1779),1770年奉英国之命进行调查的库克船长,在突出于波塔尼湾(Botany Bay)的卡内尔半岛(Kurnell Peninsula)登陆,并在此地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领土。他的三次航行,确认了澳洲和南极,并发现了太平洋诸岛。他在第三次航海时,发现了夏威夷岛,并在航抵加拿大后,再度前往夏威夷岛,由于和当地土著发生纠纷而于1779年2月死亡,他的部下则在1780年10月返回英国。
   
    注⑷:kangaroo,袋鼠。
    注⑸:英语中"受到尊敬"(be)made of honor与"伴娘"maid of honor发音相同。
    注⑹:草裙舞 (Hula),是夏威夷最早的移民波利尼西亚人的文化传统之一。
    注⑺:费马(Fermat)(1601~1665),法国数学家。近代"数论"的奠基者。他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他最大的业绩,也就是所谓的 "费马大定理"。三个世纪以来,数学家(包括最伟大的数学家在内)力图找出现在所谓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结果都失败了。1994年,这一旷世难题被英国数学家威尔斯(Wiles)解决。
    除了"费马大定理",还有其他的一些定理。这里的"最小时间原理"也是其一。根据这个原理,如果光线从一点A投射到另一点B,在投射过程中以任何方式被反射和折射("折射",就是光线由于从空气到水或穿过可变密度物而产生的曲折),那么,它必然通过的路线——由于折射而产生的一切扭曲和旋转,以及由于反射而造成的向后的和向前的投射,可以从由A到B所需时间应是一个极小值这个单一的要求中推算出来。费马从这个原理推出了著名的反射和折射法则。
   
    注⑻:Voodoo:伏都教,一译巫毒教,起源美洲的一种神秘宗教。
    注⑼:目的论,也称宇宙目的论,认为事件的发生及演变,都有其目的的理论、教训或信仰。达尔文的演化论否定一切宇宙目的论的存在,而替之以演化改变的机制——天择说。
    注⑽:曼荼罗(Mandala),佛教、印度教用来辅助思考的各种各样的对世界万物的仪式和几何化图形设计。
    注⑾:本世纪伟大的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创始了一种使用二进制的概率游戏。在这种游戏中,所有的活动被分成二种形式或二种类别:若其中一种行动(或一方)的推进是以另一方行动为代价,就称作"零和游戏"(意味着一方得零,另一方得一或更多);若其中两种行动(或双边、双方)同时向双方均有利的方向推进,就称为非零和游戏。流行术语将零和游戏称为"胜对负",将非零和游戏称为"胜对胜"。
   
    注⑿: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其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注⒀:从上下文来看,这本记录过去和未来发生之事的"时代之书"乃是作者杜撰的。注⒁:普瑞纳(Purina),全球最大宠物食品制造商。
    注⒂:1940年,在法国南部的拉斯科(Lascaux)洞穴中,发现了一些真正属于石器时代的绘画。这些陈列在画廊中的绘画,其生动和完整就好像最近才画的。
    注⒃:不是必然推论(non sequitur),拉丁语,表示不合逻辑的推论,不根据前提的推理。
先说到这里,有关这本书,还有AKG-K26P的故事,改日再细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笔记083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