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球评 |
如同人们的猜测,这场比赛的解说,不是看过一百本外国名著的洋务派刘健宏,而是保皇党黄健翔。
自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CCTV5的解说员在世界杯上抢镜头的趋势是越来越厉害了。上一次是沈冰的眼泪,这一次是黄健翔的万岁。德国对阿根廷的比赛前,半个报社的人都挤在电视前,束总拿着杨总提供的纸和笔,打算对黄总进行全程跟踪。大家都想看一下,经过了万岁事件之后,黄总在这场比赛里的表现是变本加厉,还是消极怠工。
结果黄总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职业素养,在压力不小于克林斯曼的情况下,他还能说在德国队员被特维斯穿档的时候说出“他利用了德国人身高腿长的缺点”的妙语。
这才是真正的黄健翔,理智的黄健翔——你再激情,能有场上的队员激情?一直到比赛的最后,他还在创造崭新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比喻,这些比喻将比这届阿根廷队的寿命更为长久。
看球赛,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把赌博公司网站设为首页的我的同事关注的是哪个队开球,哪个队先得黄牌,哪个队得的角球多;我的美女同事关注的是哪个队的体毛最多,而我作为一个写球评的,关注的是比赛的戏剧程度。尤其是对于本届世界杯来说,你可以不进球,你可以很沉闷——这些都无所谓,因为本届世界杯的大多数比赛已经沦落成这样了。我在开赛之前的预测是,阿根廷会利用一个定位球进球,然后轮到德国对反攻。最后的结局是德国队胜出。我猜中了这个故事的开头,也猜中它的结局。这其实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甚至在德国队落后的时候,开始猜测克林斯曼将换上百米速度10秒8的奥东克。结果是克林斯曼不仅换了,而且他还换上了诺伊维尔,明摆着要复制对波兰一役在最后一分钟制敌于死地的战例。
黄健翔上一场的解说也暗示了阿根廷在换下克雷斯波后的结局。在希丁克为他的保守付出代价之后,阿根廷人再一次为他们的保守付出了代价。
在德国头球轰炸机面前,打下三路的队伍能守得住吗?《第一滴血3》里面,史泰龙驾驶着坦克干掉了直升机,最新的《撒哈拉奇兵》里,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舰炮取得了同样的成绩——这些都是属于艺术家们的幻觉,说明了自从战场上有了航空兵以来,人们是多么希望陆地上的矮脚虎争一口气。而现实呢?伊拉克战场上的大多数T72坦克都是被美国的A10攻击机干掉的,远一点的二战里,纳粹空军的容克-87俯冲轰炸机不仅把对手炸得魂飞魄散,而且还创造了以一架BF109战斗机占领一个波兰机场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只属于飞机,不会属于阿根廷,在德国队扳平比分的时候,我就很清楚地知道阿根廷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他们的表现只配享受到一场五星级的点球战。
面对一场所有的预测都成真的比赛,我已经很绝望了,如同阿根廷的索林面对百米速度10秒8的奥东克一样绝望。本届世界杯已经远离了精彩,远离了惊喜,拿阿根廷对德国这场比赛来说,如同一部失败的好莱坞大片一样,明星众多,却场面沉闷,编剧的思路屡屡落入俗套,导演连出昏招,最后的结局是东道主进入四强——再一次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所谓“灾难”的发生,典型的好莱坞式结局。
世界杯还剩下7场比赛,我现在除了希望这7场比赛更有戏剧性之外,已别无他求。意大利面对乌克兰这种队伍,都已经只打算上一个前锋了,球迷们还有活路吗?要学好莱坞,就学人家让小混混当黑帮老大的勇气——请原谅我希望让乌克兰和葡萄牙会师决赛的变态要求吧,这只能怪这届酷似三流好莱坞大片的世界杯。
自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CCTV5的解说员在世界杯上抢镜头的趋势是越来越厉害了。上一次是沈冰的眼泪,这一次是黄健翔的万岁。德国对阿根廷的比赛前,半个报社的人都挤在电视前,束总拿着杨总提供的纸和笔,打算对黄总进行全程跟踪。大家都想看一下,经过了万岁事件之后,黄总在这场比赛里的表现是变本加厉,还是消极怠工。
结果黄总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职业素养,在压力不小于克林斯曼的情况下,他还能说在德国队员被特维斯穿档的时候说出“他利用了德国人身高腿长的缺点”的妙语。
这才是真正的黄健翔,理智的黄健翔——你再激情,能有场上的队员激情?一直到比赛的最后,他还在创造崭新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比喻,这些比喻将比这届阿根廷队的寿命更为长久。
看球赛,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把赌博公司网站设为首页的我的同事关注的是哪个队开球,哪个队先得黄牌,哪个队得的角球多;我的美女同事关注的是哪个队的体毛最多,而我作为一个写球评的,关注的是比赛的戏剧程度。尤其是对于本届世界杯来说,你可以不进球,你可以很沉闷——这些都无所谓,因为本届世界杯的大多数比赛已经沦落成这样了。我在开赛之前的预测是,阿根廷会利用一个定位球进球,然后轮到德国对反攻。最后的结局是德国队胜出。我猜中了这个故事的开头,也猜中它的结局。这其实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甚至在德国队落后的时候,开始猜测克林斯曼将换上百米速度10秒8的奥东克。结果是克林斯曼不仅换了,而且他还换上了诺伊维尔,明摆着要复制对波兰一役在最后一分钟制敌于死地的战例。
黄健翔上一场的解说也暗示了阿根廷在换下克雷斯波后的结局。在希丁克为他的保守付出代价之后,阿根廷人再一次为他们的保守付出了代价。
在德国头球轰炸机面前,打下三路的队伍能守得住吗?《第一滴血3》里面,史泰龙驾驶着坦克干掉了直升机,最新的《撒哈拉奇兵》里,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舰炮取得了同样的成绩——这些都是属于艺术家们的幻觉,说明了自从战场上有了航空兵以来,人们是多么希望陆地上的矮脚虎争一口气。而现实呢?伊拉克战场上的大多数T72坦克都是被美国的A10攻击机干掉的,远一点的二战里,纳粹空军的容克-87俯冲轰炸机不仅把对手炸得魂飞魄散,而且还创造了以一架BF109战斗机占领一个波兰机场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只属于飞机,不会属于阿根廷,在德国队扳平比分的时候,我就很清楚地知道阿根廷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他们的表现只配享受到一场五星级的点球战。
面对一场所有的预测都成真的比赛,我已经很绝望了,如同阿根廷的索林面对百米速度10秒8的奥东克一样绝望。本届世界杯已经远离了精彩,远离了惊喜,拿阿根廷对德国这场比赛来说,如同一部失败的好莱坞大片一样,明星众多,却场面沉闷,编剧的思路屡屡落入俗套,导演连出昏招,最后的结局是东道主进入四强——再一次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所谓“灾难”的发生,典型的好莱坞式结局。
世界杯还剩下7场比赛,我现在除了希望这7场比赛更有戏剧性之外,已别无他求。意大利面对乌克兰这种队伍,都已经只打算上一个前锋了,球迷们还有活路吗?要学好莱坞,就学人家让小混混当黑帮老大的勇气——请原谅我希望让乌克兰和葡萄牙会师决赛的变态要求吧,这只能怪这届酷似三流好莱坞大片的世界杯。
前一篇:法国队万岁,兼对西班牙落井下石
后一篇:比赛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