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年纪大了,就不太愿意写那种看似深刻的东西了。请注意,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愿意。那样的东西写多了,就和抽烟一样,很伤身子,《再向东山行》是五一回宜昌的一些片段记录,到了这一章,也到了该做点反思和总结的时刻了。没什么章法,只是想把一些想法陈列出来,好在不用拿去赚稿费。
年轻的时候还会写一些很先锋的东西,小说是这样,散文是这样,连评论也是这样。现在看看,那些东西有很多自己都看不太懂,这才觉得自己回不去了。写那些东西,真的是对身体不好,这次回去在三峡大学的人造草皮上踢球,觉出来了。表面看上去,我和那些十几岁的小朋友无异,体力仍然可以支撑着满场飞奔,可是自己知道的是,爆发力不行了。眼看着别人把球往前一趟,绝尘而去,实在是件让人绝望的事情。这时我才知道,爆发力已经渐渐离我而去,无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长江和大海是有区别的,这是常识。可是我想到,如果在远古时期,那些无知的原始人,会怎样看待这样一条永不停歇地往一个方向流淌的大江?每天一睁眼就面对着这一截流动着的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往哪里去,甚至不知道如此之多的水努力赶往一个方向的动机。今天的我们看《迷失》,会为那种冥冥中的神秘力量而感到敬畏,我想在几万年前,人们在面对长江的时候,一样会感到莫名的费解。
我喜欢沿着宜昌的滨江公园,在午夜一路从解放路走回去。时间长了,我缓步踱回去的身姿据说为某些女文青欣赏,成为了滨江公园夜景之一……其实今天的我在昆明也是如此,只不过陪伴我的不是长江,而是又黑又臭的盘龙江,这条江的规模连宜昌的临江溪都不如,万劫不复地注入到更臭的滇池中去。
所以我觉得,居住在长江边的人的思维和情感,注定和生活在平原上或者是海边的人不一样。然而长江和长江也不一样,象重庆的江就很热闹,两边都是高耸的楼房,武汉也是如此,三个无比庞大的镇把长江夹在中间。而在宜昌,长江是比较寂寞的,几千年的历史堆积在这里,码头文化也影响着这里,这些让宜昌的气质显得很特别……一种可以称之为忧郁而幽默的流氓气质。
因为忧郁,宜昌人的笑都是不纯正的,不健康的笑。宜昌人的笑往往带有嘲讽的含义,似乎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所赞美的事物。吃饭的时候是这样笑,打麻将的时候是这样笑,甚至连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这样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宜昌人笑的时候,代表着他们正在思考。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黄总。这么多年来,黄总的笑容不外乎是奸笑、苦笑、淫笑、邪恶地笑、愤怒地笑、若有所思地笑……反正我就没见过黄总态度很端正地笑过一次。笑得永远象一个坏人的,还有王总、周总……不一一点名了。
宜昌人的幽默也是要提一提的。这里尤其要表扬同学们,我自认为算是个幽默的人,可是在他们面前,我的幽默感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是在刘总、王总和徐总等人的面前,我总觉得自己过于严肃了,严肃得很有些弱智。同学们的幽默在建立在对往昔生活的共同记忆之上的,一段时间不回去,就有点跟不上组织了。在对一件事情的叙述上,同学们总是能做到那么精确,那么简洁,那么地充满着历史的流逝感,用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中的话来形容他们是最准确的,那就是: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过去说过的话的继续。在他们的谈话中,你可以听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是怎样以一种让人惊讶的幽默面目出现的。
说宜昌人流氓,这种说法官方肯定是不会承认的。可事实是,宜昌人身上的江湖气异常浓烈。这和宜昌市曾经无比繁华的十三座码头有关系,虽然小绝对此装出一副很茫然的样子,并且以自己长时间没有接触宜昌人为理由搪塞,但是我要勇敢地说出实话:你在说宜昌话的时候,江湖气就很浓,活脱脱一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小太妹……
太沉重了,明天再扯点有意思的,比如说5毛钱一张的DVD。
年轻的时候还会写一些很先锋的东西,小说是这样,散文是这样,连评论也是这样。现在看看,那些东西有很多自己都看不太懂,这才觉得自己回不去了。写那些东西,真的是对身体不好,这次回去在三峡大学的人造草皮上踢球,觉出来了。表面看上去,我和那些十几岁的小朋友无异,体力仍然可以支撑着满场飞奔,可是自己知道的是,爆发力不行了。眼看着别人把球往前一趟,绝尘而去,实在是件让人绝望的事情。这时我才知道,爆发力已经渐渐离我而去,无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长江和大海是有区别的,这是常识。可是我想到,如果在远古时期,那些无知的原始人,会怎样看待这样一条永不停歇地往一个方向流淌的大江?每天一睁眼就面对着这一截流动着的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往哪里去,甚至不知道如此之多的水努力赶往一个方向的动机。今天的我们看《迷失》,会为那种冥冥中的神秘力量而感到敬畏,我想在几万年前,人们在面对长江的时候,一样会感到莫名的费解。
我喜欢沿着宜昌的滨江公园,在午夜一路从解放路走回去。时间长了,我缓步踱回去的身姿据说为某些女文青欣赏,成为了滨江公园夜景之一……其实今天的我在昆明也是如此,只不过陪伴我的不是长江,而是又黑又臭的盘龙江,这条江的规模连宜昌的临江溪都不如,万劫不复地注入到更臭的滇池中去。
所以我觉得,居住在长江边的人的思维和情感,注定和生活在平原上或者是海边的人不一样。然而长江和长江也不一样,象重庆的江就很热闹,两边都是高耸的楼房,武汉也是如此,三个无比庞大的镇把长江夹在中间。而在宜昌,长江是比较寂寞的,几千年的历史堆积在这里,码头文化也影响着这里,这些让宜昌的气质显得很特别……一种可以称之为忧郁而幽默的流氓气质。
因为忧郁,宜昌人的笑都是不纯正的,不健康的笑。宜昌人的笑往往带有嘲讽的含义,似乎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所赞美的事物。吃饭的时候是这样笑,打麻将的时候是这样笑,甚至连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这样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宜昌人笑的时候,代表着他们正在思考。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黄总。这么多年来,黄总的笑容不外乎是奸笑、苦笑、淫笑、邪恶地笑、愤怒地笑、若有所思地笑……反正我就没见过黄总态度很端正地笑过一次。笑得永远象一个坏人的,还有王总、周总……不一一点名了。
宜昌人的幽默也是要提一提的。这里尤其要表扬同学们,我自认为算是个幽默的人,可是在他们面前,我的幽默感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是在刘总、王总和徐总等人的面前,我总觉得自己过于严肃了,严肃得很有些弱智。同学们的幽默在建立在对往昔生活的共同记忆之上的,一段时间不回去,就有点跟不上组织了。在对一件事情的叙述上,同学们总是能做到那么精确,那么简洁,那么地充满着历史的流逝感,用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中的话来形容他们是最准确的,那就是: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过去说过的话的继续。在他们的谈话中,你可以听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是怎样以一种让人惊讶的幽默面目出现的。
说宜昌人流氓,这种说法官方肯定是不会承认的。可事实是,宜昌人身上的江湖气异常浓烈。这和宜昌市曾经无比繁华的十三座码头有关系,虽然小绝对此装出一副很茫然的样子,并且以自己长时间没有接触宜昌人为理由搪塞,但是我要勇敢地说出实话:你在说宜昌话的时候,江湖气就很浓,活脱脱一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小太妹……
太沉重了,明天再扯点有意思的,比如说5毛钱一张的DVD。
前一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后一篇:反思逃票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