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隆重推出我博客上的这些链接们。
我的链接只有五枚,四个是人,一个不是人——是一个讨论版。对于这些链接我一直没太留意,直到有一天某个链接向我反应:有顺着我这里摸过去的家伙,把他们那些以低调为己任的博也链上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在留言里要求和我交换链接,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活了这么多年,除了没被外星人劫持过,什么样的奇怪事,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不过我想即使有人这样要求,我也一样会很抱歉:你可以随便链我,但是我不会链你,除非你有小绝那样的幸福,无双那样的傻脱,巫昂那样的尖锐,老六那样的德艺双馨。
这几个链接里,有一个位于西祠胡同讨论版,叫锐思评论。它最先让我学会了在网络上拍砖,也最先让我放弃了在网络上拍砖,现在的我,更多的是一个看客。5年了,每次我一发现自己有感觉到幸福的倾向,就跑到那里去,它能让我冷静下来。5年的时间,《锐思评论》的斑竹换了无数茬儿,我却一直流连在西祠,当初和我拍过砖的很多老人已经销声匿迹,我永远怀念他们。
除了属于自己的《继续》和属于所有人的《后窗看电影》,《锐思评论》一直在坚持向我展现一个最真实的中国,感谢《锐思评论》。
这几个链接里,只有一个男人,他叫老六。最新一期的《读库0601》刚寄到我的手里,第一篇便是迄今最详尽的对郭德纲的采访,由我的老相好东东枪完成。他曾有过很多化身,最开始是《大话西游宝典》,后来是那篇“麻将的记忆碎片”,再后来是那本《记忆碎片》的书……直到今天,他化身为《读库》这样一本有着太多理想主义色彩的出版物。这样的一个人总是会逼着你拿出全部的诚意来应对。有段时间他负责一份报纸,我为他供稿,开给我的稿费高得让让乍舌,以至于我不禁当面问他:给我的稿费是不是算错了?他很感动,当然,我也很感动,这个感动的含金量,比CCTV的高多了。
别的不多说了,只在这里列举几例他叙述的有关《读库》的花絮:
“某日,接到一封邮件,说刚刚收到《读库0600》,幸福得睡不着。
某日,接到一个快递,内有书款,还有一张CD,建议我忙碌的时候能够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并命令我不许给钱。
某日,到邮局跟一位读者碰头,掏钱买过书,又递过一盒茶叶,说是家乡特产。
某日,接到一则短信,要求我给她的稿子开最低的稿费,以省出钱来把书做好。
某日,接到一个订单,说单位元宵节刚发了一笔钱,正好可以订全年的《读库》。
今日,接到一封邮件,在电话、短信、MSN日益取代书信,写信接信越来越奢侈的今天,我接到的这封信有一万余字……”
除了属于自己的《继续》和属于所有人的《后窗看电影》,《锐思评论》一直在坚持向我展现一个最真实的中国,感谢《锐思评论》。
这几个链接里,只有一个男人,他叫老六。最新一期的《读库0601》刚寄到我的手里,第一篇便是迄今最详尽的对郭德纲的采访,由我的老相好东东枪完成。他曾有过很多化身,最开始是《大话西游宝典》,后来是那篇“麻将的记忆碎片”,再后来是那本《记忆碎片》的书……直到今天,他化身为《读库》这样一本有着太多理想主义色彩的出版物。这样的一个人总是会逼着你拿出全部的诚意来应对。有段时间他负责一份报纸,我为他供稿,开给我的稿费高得让让乍舌,以至于我不禁当面问他:给我的稿费是不是算错了?他很感动,当然,我也很感动,这个感动的含金量,比CCTV的高多了。
别的不多说了,只在这里列举几例他叙述的有关《读库》的花絮:
小绝,我的湖北老乡,一个典型的小女人,人大高才生,语言的十分之一由英语构成,是一个典型的性情中人,虽然级别和昆明市工商局长平起平坐却一直保持极低的腐败指数,坚持出淤泥而不染(也可能她染了却为了不让我失望而没告诉我)。还有她的老公,正黄旗,祖上为雍正第六子,却少见北京人种种浮夸和矫情的缺点。他们两口子,很典型地构成了北京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的主要基础:集外地人的草根意识与京城的贵族气质与一体,深谙传统文化却紧跟时尚,生活压力巨大却永远乐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认识他们两口子,是我的造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象他们那样的一对朋友。
认识他们两口子,是我的造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象他们那样的一对朋友。
无双,天津人,美女,表达欲极强,把意志强加于别人的意图极强,我的单相思对象。她是唯一一个我没见过的链接,只知道她家财万贯, 性格疾恶如仇,写小说犹如拉肚子一样顺畅无比,有段时间她每两三天就能写出一个万把字的小说来,迄今为止留下墨宝无数。有人给她出长篇,说好20万字就行,结果她给人家整了40万字。
有关她为什么要写小说,无双姑娘的名言是“人不拉大便是会憋死的”。
有关她为什么要写小说,无双姑娘的名言是“人不拉大便是会憋死的”。
巫昂的名字很大,在这里我就不多废话了,我只想说,巫昂的歌也唱得很好,婉转悠扬,除了写作之外,我对她的最大祝愿,就是希望她现在的车技,也能和她的歌技一样娴熟了。
这几个链接里,没有一个是在新浪开博的。巫昂在我的链接里住在搜狐小报,而不是新浪。新浪的博功名心和表演性很强,太与时俱进,在我的理解里,博客应该还是一个比较私人的地方,是卧室,而不应该是客厅。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喜欢把卧室搞成客厅,里面还挂个德艺双馨的牌匾,
有人会说了:你丫的博不也是这样么?错了,其实这已经不我的博了,自从报纸上公开了我的博客的地址之后,它就已经变成了报社的一个信访办公室。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永远是只给一两个人看的,当然,这里所指的价值,并非在21世纪活得很滋润的人所理解的那样。
这几个链接里,没有一个是云南人。昆明发生了225车祸之后,我把在云南有点来头的博都找了一遍,几乎没找到和这件事情有关的评论。很容易理解,那场车祸撞死的人里没有这些牛人认识的。这件事情到在还没有解决,很有可能就这样得不到解决就拉倒了。倒是我们报社的论坛里,有很多外地人跟贴,有人很奇怪的问,要么是云南人太穷买不起相机,要么是云南人太好欺负,当时那么多人围观,就没人想到给司机拍张照片?看着云南的那些博用很好的相机贴色彩艳丽的风光照,议论爱情,扯文艺理论,炫耀昆明的懒散是如何消磨掉人的血性,总是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有人会说了:你丫的博不也是这样么?错了,其实这已经不我的博了,自从报纸上公开了我的博客的地址之后,它就已经变成了报社的一个信访办公室。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永远是只给一两个人看的,当然,这里所指的价值,并非在21世纪活得很滋润的人所理解的那样。
这几个链接里,没有一个是云南人。昆明发生了225车祸之后,我把在云南有点来头的博都找了一遍,几乎没找到和这件事情有关的评论。很容易理解,那场车祸撞死的人里没有这些牛人认识的。这件事情到在还没有解决,很有可能就这样得不到解决就拉倒了。倒是我们报社的论坛里,有很多外地人跟贴,有人很奇怪的问,要么是云南人太穷买不起相机,要么是云南人太好欺负,当时那么多人围观,就没人想到给司机拍张照片?看着云南的那些博用很好的相机贴色彩艳丽的风光照,议论爱情,扯文艺理论,炫耀昆明的懒散是如何消磨掉人的血性,总是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前一篇:保卫郭德纲
后一篇:侯耀戊、郭德线和戴队说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