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书香之家,一直以来对老师多有崇敬,更是心怀感恩。但不幸的是,今生曾经对老师三次不敬,留下难以释怀的愧疚。
小时候,我乖巧机灵,深得父母宠爱,邻里喜欢,懵懂中平添几分任性。小学二年级,有我最爱的王老师,像母亲一样待我。她的孩子与我同班,可我们哥俩总会为芝麻小事闹别扭。那一次,记不清到底为了什么,我俩又在课堂上挑起事端,三言两语便动起了手脚。王老师见状,赶紧将我拉住,却让我心头极为不快,心想老师拉我,分明是在帮她孩子,情急之下张口便向老师拉着我的手咬去。我清楚记得老师当时的表情,她看了一眼留着牙印的伤痕,很惊讶,很无辜。但她没有责怪我,只是劝我冷静,有事慢慢说,然后给了她孩子一个巴掌,将他揪出教室。今年春节去看王老师,说起那段往事,老师说当时她只想保护我,怕我吃亏,所以把我拉住。
小学时,我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常客。有次舞蹈老师为我们排练节目,有段步伐比较复杂,教了几遍,我都有没掌握好,老师忍不住责备了我几句,顿时,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对着老师骂了一句粗话后哭着跑回家。我刚迈进家门,老师竟然也来了。原以为老师是来告状的,可没想到老师根本没提我骂人的事,只跟妈妈说我是不是生病了,今天状态不好。我呆立在老师面前,手足无措,知道自己错了,却一直没有勇气承认。
上了中学,校长是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先生。他一身正气,满腔热忱,但思想保守,对学生衣饰举止要求甚严。面对喇叭裤在学校的流行,老人家很是恨铁不成钢,公然在会上痛骂那些穿喇叭裤的学生,引起学生不满。作为当事人,意气之下我写了篇题目叫《批评亦应语言美》的杂文,贴在班里的墙报上,很快引起师生热议。后来听说校长也去看了,还听说校长要找我本人谈话,于是我又径直把文章投向本地日报,并且很快采用,标题下面还落了校名和我的名字。虽然没有点名批评校长,但本校师生都能看出我写的是谁。这下好了,我一下成了校园名人,同学夸我有胆识、有文才,学弟学妹更像粉丝一样追逐我,老师们见了我也个个彬彬有礼,“敬”而远之。我想这下校长恐怕该坐不住了,一定会找我论理吧。一直等着他老人家大驾光临兴师问罪,但直到离开那所学校也没等到。多年以后,我与一位退休老师在街头邂逅。他提起那段旧事,说校长当时看了我写的文章震动很大,也觉得委屈,尽管我的批评有道理,但我的行为很让他做校长的伤自尊。校长本来想过找我当面摆谈,但又担心会给我带来压力,影响我的学习,因此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最后让那件事不了了之。想想那个慈祥的老头,我心中顿时生起万分愧意。其实,他对我们的教育是极其负责任的,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虽然有时方法简单粗暴,但出发点都是为我们好。如果当时我选择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沟通,或许他完全乐于接受,那样就不会伤害他对教育事业的那片赤诚。
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面对真心关爱我们的老师,竟有如此这般不恭敬的行为,真的让我羞愧难当。如今我早过了愤青的年龄,身上的棱角也早已被无情的岁月抹平。不过,唯令我甚觉欣慰的是,正是因为老师的包容大度,方才有我今天宽广的胸襟;正是因为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才有了我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