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需要懂点心理学——投资心理系列谈之一

(2017-04-11 11:25:16)
分类: 投资理念


投资市场有一个看似奇怪但其实正常的现象:尽管股票价格不是涨就是跌,只有两个方向,但长期来看,大多数人都把握不好这两个方向,从而成为“市场”手下的败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从笔者的体会,技术层面、知识层面的原因可能是次要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多数懂经济的经济学家、懂财务的会计学教授照样做不好投资。大多数人做不好投资,更可能的原因是人的本性所致。由于股市的运行是反人性的,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正常思维来做投资,导致的结果一定是“正常的”收益,即:大多数人亏损的收益。

 

如果你对打猎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猎人捕获猎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动物的本性弱点。比如,许多动物行踪有个特点:从哪条路走过来,往往也会从哪条路走回去。于是猎人就在动物走过的路上设下陷阱,大概率会有收获。驯兽师驯服动物其实也是利用动物的本性。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可以对其他动物的本性“洞若观火”,但对自身的本性弱点了解却比较有限,而市场就犹如一个对人性洞若观火的猎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利用人性的弱点,把大多数“猎物”收入囊中(其实是人自己打败了自己)。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可以通过学习与反思,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身的本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掉进人性的陷阱。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研究人的市场心理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对事务的决策其实经常是非理性的,从而做出许多与自身初衷相违背的行为。看了这些研究成果,我的一个重要感受是:人的直觉真是太不可信了!

 

近些年,笔者通过对涉及人类的起源、进化、本能及基因等内容的人类文化学及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了解,对于人在金融市场中的许多非理性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笔者看来,人在金融市场中的许多非理性行为,其实是人在成为人之前的几百上千万年的动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利于生存的自然本能,这些自然本能都是有利于动物的自然生存的。人类在从猿到人之后所形成的理性,与人在真正成为人之前所经历的漫长的动物阶段所形成的本能相比,不过是一种很年轻的新生事物,它是高级的,但也是脆弱的,不断会受到非理性本能的影响(当然没有这些本能对周围环境的直觉反应,理性一定会无法承受负累)。金融市场作为在近代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对几千万年形成的人的本能的影响不值一提。人类凭本能可以适应大自然,但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出适应人类自己创造的这个新生事物的本能,大起大落、反复无常成为金融市场的典型特征,这其实正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每个人所形成的群体的非理性反映,所以投机大师利物莫在《股票作手回忆录》里才有这样的感慨:“股市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也会再发生,因为投机就像山川河流一样古老,注定了华尔街不可能再发生新事物”。这种像山川河流一样古老的东西,就是人类千万年中形成的本性,它会让人在金融市场中一再去犯不断重复的错误。

 

人在金融市场上“一再重复”的那些错误,心理学上都有解释,并形成了一个个概念,如锚定效应、近因效应、心理会计、过度自信等等,每一个概念都可以解释一种行为,而金融市场上的不少行为,其实经常是多种心理效应综合形成的。以笔者的体会,了解了这些心理效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有助于在投资上更加理性。所以笔者就有了一个想法:写一系列与投资心理有关的文章,介绍一些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成果,并将这些成果与自己的投资体会结合起来,通俗易懂地让大家明白自己的一些非理性投资行为是由哪种心理效应引起的,如何做才能避免,从而提高投资水平,力争成为“七亏两平一赢”中的“一赢”。

 

当然,笔者不是心理学工作者,更不是心理学专家,在写作心理学系列文章时,笔者会直接引用心理学的成果,而不会对这一成果作出哪怕简单的论证。这也与我在学习查理。芒格所说的跨学科思维时了解其他学科内容所做的一样:只吸收其他学科的基本成果,而不会去过多地了解这一成果的实验及论证过程,那是科学家要做的事情。同时,这系列文章,由于本人能力及知识所限,难免会有许多错误之处,还望同仁指正与海涵。

 

是为序。


欲阅读抱朴阿素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抱朴阿素投资坊(微信搜索或点击下方二维码)。


投资需要懂点心理学——投资心理系列谈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