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念 |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说的“价不廉”,指的是静态估值比较贵。所谓静态估值,就是根据这只股票的历史财务指标计算出来的内在价值。
在股票市场上,我们经常能见到一批白马股,它们确实是非常好的企业,但价格长期不便宜。比如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腾讯等等。即使在比较罕见的大熊市里,这些股票的市盈率也往往高于20倍。看到许多股票市盈率在个位数徘徊,对这些“物美价不廉”的股票,你实在下不了手,然后就看着这些白马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业绩的增长,股价不断攀升,自己始终是一名旁观者。
可能许多人会说:既然这些白马股长期来看股价会不断攀升,贵点就贵点,还是买了,让时间来消化高价格吧。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如果你能看穿未来,买这些静态估值高的股票当然没问题。问题是:拥有很强商业洞察力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能够准确看穿未来的人,严格讲世上没有。即使那些商业洞察力很强的人,对未来的判断也仅仅是概率高一点。谁能保证这些“物美价不廉”的股票能够始终保持与历史至少一样的成长性,从而通过时间的因素来消化掉暂时的这种“贵”?
从理论上讲,在未来的成长性面前,所有的静态估值指标都是失效的;但在概率的意义上,对于静态估值很低的股票,即使其未来的成长性出现下滑,给你带来本金损失的可能性也会比较低。正是基于这一点,即使有那么一批非常“物美”的股票,如果价格比较贵,我是非常谨慎介入的。
股票投资,耐心非常重要。耐心地等待“物美”的股票变得“廉价”是股票投资的重要功力。长期偏贵的白马股,偶尔也有变得“廉价”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你大举出手的时机。比如2013-2014年的白酒板块,茅台一度跌到了120元的低价,五粮液跌到只有13元左右。在如此廉价的时候出手,如今回头看,你算算会有多高的收益?
当然,当白马股遭遇厄运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坚定地认为它仍是白马股,只不过是“英雄暂时遇难”,还是一个问题。许多一直“物美价不廉”的股票,如果真有一天因某种利空变得廉价了,你会不会因为不再认为它是白马股而又一次错过机会?茅台遇难时的大众选择证明:多数人届时会疑神疑鬼,错过大好时机。如果你在白马股“遇难”的时候判断不出它还是白马股,凭什么说你就能判断出一只白马股未来还是白马股?
是故,总体上我认为,对于“物美价不廉”的股票,我是宁可错过不可做错。当然如果你在一只白马股上做了充分的研究,从定性定量上认为它的未来成长性确实非常不错,大概率会高成长,在大熊市的低谷期出现遍地个位数PE股票的时候,你买这些仍然显得较贵的白马股,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仓位不要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