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金融股研究 |
对于银行股的投资,有两个需要关注的重点: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资产质量,特别是贷款风险。
估值是所有股票投资都需要关注的重点,银行也不例外。好在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市净率是相对靠谱的一个估值指标,判断银行股的静态估值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判断银行股的动态估值,则必须考虑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如果一家银行的贷款风险高,则估值时所用到的折现率必然要高,从而会降低银行股的内在价值。所以在评估银行股的价值时,相同的PB,不同的贷款风险与资产质量,显然不能视为具有相同的内在价值。
当然,影响银行股动态估值的因素还有许多,但资产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因素之一,其中贷款风险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有着特别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营业务。由于银行的高杠杆经营特性,一些看起来不大的贷款损失就可能占据股东权益很大的比例。从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来看,基本都在90%以上,这样的负债率相当于以一元钱的本金做10元钱的生意,跟炒期货的杠杆差不多。所以在投资银行股的时候,估值低是一个方面,经营稳健、风险可控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如果一家银行能够稳健经营,即使买入估值高了点,长期持有仍然能赚钱;相反,如果一家银行经营激进、坏账风险较高,即使估值再低,也不能轻易投资。因此,投资银行股,判断一家银行的放贷质量非常重要。
按说,判断银行的放贷质量,有一套公认的指标体系,比如,有按五个风险级别(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与损失类)对贷款的分类;有按逾期及担保抵押情况计算出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有根据不良贷款额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及拨备覆盖率等。但由于这些指标在量化过程中存在可调节空间,全面、客观地判断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状况,投资者必然要考虑: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能够更加客观地判断银行的真实贷款风险状况,从而为投资银行股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依据?作为银行股的长期投资者,笔者也一直想找到这样一种既简单、又客观的银行放贷风险评价方法,但从理性上分析,这样的方法并不存在。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监管部门提出的方法再好,银行在执行上总有空子可钻。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笔者感到,在判断银行放贷质量方面,还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综合形成一个判断。就像瞎子摸象,只有把所有瞎子摸到的不同部位综合起来,才可能得出一个大致准确的轮廓。作为摸索的一个结果,笔者在此列出一些衡量“指标”分享给大家,抛砖引玉。
一、
这两个指标是银行财报中披露的现成指标,具体公式为: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100%=(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100%=(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这两个指标作为“官方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在五级风险贷款分类认定上存在主观操作的空间,各银行有一定的差别,故此两指标用于同一家银行历史指标纵向对比更好。
二、
不良认定宽严度指标公式为:不良贷款余额/ 90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
这个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银行认定不良标准的宽严度。因为逾期超过90天以上的贷款,一般划归不良之列,加上逾期90天以内的其他贷款也有一部分要划归不良(如重组贷款),故此指标一般应大于1(100%)。如果小于1,就说明银行可能放松了认定标准。
三、
这个指标是按官方五级风险贷款分类法产生的一个不良认定宽口径指标。这个指标相当于把正常类贷款以外的其他四个风险级别的贷款全部当作不良贷款来处理。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方便,可以用于评估银行可能遇到的最大贷款损失。
四、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率
逾期贷款率指逾期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总额之比,如果再把重组贷款与核销转出的贷款也加进去,公式即为: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率=(逾期贷款+重组贷款+核销转出)/各项贷款。
此指标有一个好处:量化标准的客观性强。因为“逾期”是一个界限很明确的概念,银行基本没有腾挪的余地。对于有腾挪余地的重组贷款以及核销与转出,这个指标也加了进去,大幅消除腾挪余地。所以此指标跟全口径不良率一样,是一个宽口径的指标,可以相互参照验证。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四个指标,试着分析一下2015年上半年招商、浦发、兴业与民生四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看一看到底哪家最好,哪家最差。
首先,我们看一看今年上半年四家股份制银行的两个官方指标: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
2015年上半年 |
不良贷款率 |
拨备覆盖率 |
浦发银行 |
1.28 |
245.45 |
兴业银行 |
1.29 |
221.21 |
民生银行 |
1.36 |
162.13 |
招商银行 |
1.5 |
204.17 |
从这个表格数据中,大家可能会得出结论:招商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而且其拨备覆盖率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所以招商银行的贷款质量最差。
不过,且慢,我们要想一想,是不是招商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比较严格,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我们再看一看四家股份制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不良认定宽严度指标值:
2015年上半年 |
不良贷款余额/ 90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 |
招商银行 |
1.02 |
兴业银行 |
0.67 |
民生银行 |
0.64 |
浦发银行 |
0.56 |
上表数据表明,招商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最为严格,而不良率最低的浦发银行,其认定指标值最低,说明认定不良贷款过于宽松,我们有必要怀疑官方不良贷款率指标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试着把关注类贷款也加进来,看看比率有什么变化。
以下为2015年上半年四家股份制银行的全口径不良率:
2015年上半年 |
贷款余额(百万) |
正常类贷款(百万) |
全口径不良率 |
招商银行 |
2,646,157 |
2,542,454 |
3.92% |
兴业银行 |
1,722,946 |
1,653,662 |
4.02% |
浦发银行 |
2,174,434 |
2,077,079 |
4.48% |
民生银行 |
1,949,336 |
1,856,188 |
4.78% |
通过加入关注类贷款,我们发现,招商银行的全口径不良率竟然是最低的,官方不良率最低的浦发银行排到了第三位。两者竟出现如此大的不同。
下面,我们再用另一个指标——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率看一下是什么情况:
以下为2015年上半年四家股份制银行的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率:
2015年上半年(百万) |
贷款总额 |
逾期类贷款 |
重组贷款 |
核销及转出 |
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率 |
浦发银行 |
2,174,434 |
60,322 |
117 |
5,372 |
3.03% |
招商银行 |
2,646,157 |
82,933 |
1,846 |
13,532 |
3.72% |
兴业银行 |
1,722,946 |
58,120 |
11,733 |
7,734 |
4.50% |
民生银行 |
1,949,336 |
|
5,876 |
10,128 |
4.70% |
通过这一指标,我们发现顺序又发生了变化,浦发银行第一,招商银行变为了第二。
那么,对于以上四个比较矛盾的指标变化,我们如何评判四家股份制银行真实的贷款质量呢?笔者是这样来看的:官方不良率指标由于没有加进关注类贷款或全部逾期贷款,所以其不良率反映了现实的放贷质量,但从动态的角度未必如此。而宽严度指标则告诉我们:由于不同银行认定的标准严格度差别太大,我们有必要怀疑不良率有较大的偏差,其中招商银行的宽严度指标与浦发银行的相差近一倍的事实告诉我们:招商银行与浦发银行的不良率没有官方指标显示的那么大的差距。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管用以上哪一指标,民生银行都比较靠后,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民生银行的不良率相对要逊色些,而其他三家银行基本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至于更细微的差异,需要我们从其它方面寻找线索。
放贷质量是评价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的依据,同时其他一些因素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有影响,下面例举几点:
一、资产结构。
在关注贷款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企业的资产结构对资产质量的影响。银行的负债除用于贷款外,还有不少负债用于其他类型的投资。比如,兴业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贷款总额为1,722,946,但应收款项类投资达到1,431,157,几乎与贷款旗鼓相当。对比一下招商银行可以看到,招商银行2015年上半年贷款总额为2,646,157,应收款项类投资为681,144。两家银行的贷款与应收款项类投资在各自总资产中的占比如下:
|
总资产 |
贷款总额 |
占总资产比 |
应收款项类投资 |
占总资产比 |
兴业银行 |
5,125,903 |
1,722,946 |
33.6% |
1431157 |
27.9% |
招商银行 |
5,221,221 |
2,646,157 |
50.7% |
681,144 |
13.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比招商银行的小得多,而其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比招商银行大得多,这种资产结构的差异显然对资产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仅仅从贷款的不良率来判断银行资产质量是有较大偏差的。
二、收入结构
一般来讲,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大的银行,其利润较小受到不良贷款的影响,有利于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
三、
负债结构上,特别是在吸收存款方面,如果活期存款与个人存款占比较大,负债成本较低,则银行依靠高利息贷款来保持业绩增长的压力较小,有利于信贷质量的提高。因为银行即使把贷款投向利息率不高的优质企业,也能维持比较理想的利差。
总体上来讲,由于银行不良贷款标准的可操作空间以及除贷款外的其他一些创新业务占比扩大及较低的透明度,加之银行与放贷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准确判断银行的资产质量绝非易事。以创新著称的兴业银行由几年前各股份行中不良最低到目前的大幅提升就是例证。从根本上讲,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特别是贷款质量控制水平,需要银行从上到下有一个谨慎保守的经营态度及专业细致的评估能力,这一点可能需要我们从对一家银行的管理层及企业文化的定性判断中寻找线索。
说明:文中涉及的金额,未特别注明的,单位均为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