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的悟性

标签:
悟性禅宗佛本性杂谈 |
分类: 我思故我在 |
事实上,不仅仅是压岁钱,中国人红白喜事的随礼、聚会的掏钱等等,无不存在类似的摩擦。
对此,我在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家亲戚要沾这位同事200元钱?站在老家亲戚的角度,可能有这样两种想法:一是你比我有钱,沾你点光是应该的;二是你给我每个孩子100元,我也按照你给每个孩子的标准给100元,没什么不妥。但我这位同事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春节期间相互给压岁钱,本质上是一种等价交换,功能主要在于融洽关系。如果相互之间不存在报答、巴结或求办事之类的额外因素,就应当给多少出去,送多少回来。至于你穷我富,你就应当沾我的光,没这个理,除非是我自愿。如果你先给我孩子100元压岁钱,我知道后再给你三个孩子各100元,那就是我的自愿,否则,你还是应当把我的300元钱压岁钱以适当的方式还回来。
在我看来,尽管这位同事在金钱问题上有些斤斤计较,但我这位同事的亲戚除去爱沾便宜的心理外,也不排除属于悟性差的一类,他没有悟到压岁钱的真谛,破坏了这个“游戏规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家不跟你玩了。
拿压岁钱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来说事,其实是想以小见大,揭示自己几十年生活经验的一个体会,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许多矛盾的产生,除了缘于人本性的一些劣根性外,悟性差、缺乏对自我与外在事物的正确认知也是重要的原因。许多人在悟性差的情况下,只凭着一种自私与贪婪的本能行事,丝毫不懂得进退之道,结果追得越紧,离目标越远,最后落个悲惨下场也不足为奇。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一个人要很好地生存,需要悟的东西太多。据说最难悟的就是自己的本性。按佛家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能够了悟自己的本性,即可见性成佛。但一个人的悟性我总觉得要极大地受限于先天慧根,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困难很大。中国的禅宗,分为顿悟派与渐悟派。所谓顿悟,在我看来应当是在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瞬间了悟,先天慧根的成分多一些,而渐悟则要通过不断地修炼一点一点地了悟,后天努力的成分要大一些。从成就上来讲,顿悟派的六祖慧能在佛教界的影响要大得多,渐悟派的神秀则要逊色不少,难怪五祖弘忍要将袈裟传给慧能。
世间许多事,能否了悟,与年龄关系不大。有的人尽管很年轻,但做事很老练;有的人尽管已近耄耋之龄,许多事情的处理依然很幼稚。但我相信一个人不论慧根如何,如果具有时常反思自己言行的性格特点,再加上恶劣生存环境的历练,悟性都会有所提高。但有些事情能否最终了悟,可能确实需要先天的慧根。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遇到不顺之事,经常爱归罪于外在因素。但从我的体会来看,大多数事情若没有按自己的预期发展,基本都是自我原因造成的,有时是因为知识不够、无知造成的;有时是因为悟性不好,不懂得采取正确的做事方法;当然还可能是不自量力、过于贪婪的结果,这种不自量力其实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的圣谕“人啊,认识你自己”绝对是每个人都应当深刻体会的警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