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菲特财务造假财务报表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研究 |
原文摘录
给投资人叁个衷心的建议:
第一,特别注意会计帐务有问题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迟迟不肯将选择权成本列为费用,或者其退休金精算的假设过于乐观,千万要小心。当管理当局在人前选择比较软的柿子来吃,那么在人后很有可能也是如此,厨房裡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只蟑螂。
大力鼓吹EBITDA-亦即扣除利息税负及折旧摊销前盈余的观念更是一项危险的举动,这意思好像说折旧根本就不是费用的一种,因为它并不影响到现金的流出,这根本就是一派胡言,确实折旧是一项很不起眼的费用,因为它的现金支出是在取得的资产还未发挥效益之前就预先支付的,然而现在假设你在年初就预先支付公司员工未来十年的薪资报酬(就好像是支付现金购买一项耐用年限达十年的固定资产一般),那么在接下来的九年之间,所有的薪资报酬都将变成一项没有现金支出的费用,会计上係做为预付费用的减项。在这种状况下,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敢说后九年所记录的费用只不过是会计上的形式而已呢?
第二,复杂难懂的财务报表附註揭露通常暗示管理当局不值得信赖。如果你根本就看不懂附註揭露或管理当局的说明解释,这通常代表管理当局压根就不想让你搞懂,安隆在某些交易的过程说明,到现在还让我相当困惑。最后要特别小心那些习惯夸大盈余预测及成长预期的公司,企业很少能够在一帆风顺、毫无意外的环境下经营,所以盈余也很难按照当初预计般稳定成长(那只有券商提供的公开说明书才看得到)。
抱朴阿素体会:
在中国,财务报表造假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判断对投资者来讲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从一家上市公司中发现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矛盾与漏洞,则非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不可(安然的假财务报表即使高水平的财务专家似乎也未能提前看出问题)。对于不具有深厚财务报表分析水平的投资者怎么办? 我的想法:正如巴老所讲,厨房裡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只蟑螂。只要一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前科,则在投资时尽量回避。
原文摘录:
目前查理跟我不仅不清楚明年我们旗下事业到底能够赚多少钱,我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季的数字,所以我们相当怀疑那些常常声称知道未来会如何如何的人,而如果他们真的每次都能达到盈余目标,我们反而更怀疑这其中有鬼,那些习惯保证能够达到数字目标的人,总有一天会被迫去假造数字。
抱朴阿素体会:
市场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谁也无法保证一家公司的经营始终能够顺风顺水。,如果对于公司未来的业绩采取一种过于乐观的、而非谨慎的立场,则有必要对其动机予以详查。
博主说明:经过近一年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77—2012)
全部读完了,并把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摘录了下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巴菲特亲笔所写,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
的第一手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与感慨。全部读完后,看到这么多摘录出来的精彩内容,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结合这个摘录,定期写一点体会,与网上的
同仁分享,同时加深自己对巴菲特核心投资思想的认识。巴老的思想博大精深,自己的体会难免肤浅,如果能够得到网上高手的批判与反馈,则是本人的福分。本人
拟按时间顺序,从1977年的摘录开始,一直写到2012年,一年为一篇。欢迎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