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菲特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研究 |
原文摘录:
对于查理跟我来说,签发后面有一长串"零"的大额支票一点都不会感到困扰,Berkshire身为一家美国企业,以及我们身为美国公民,得以在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繁荣发展,这是在其他国家所不可能达到的,我想要是我们生在世界上的别的角落,那么就算是我们再怎么努力的逃避税负,我们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富有(也包含生活上其他层面)。
抱朴阿素体会:
面对中国乱象众生的资本市场,再对比一下美国的资本市场,真有一种生不逢“国”的感觉。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巴老生在中国,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投资成就。
原文摘录:
但是由Berkshire掌控企业所有权,却能够让这些经理人有更好的发挥,首先我们去除掉所有一般总裁必须面对所有的繁文缛节与没有生产力的活动,我们的经理人可以全心全意的安排自己个人的行程,第二,我们给予相当明确简单的任务指示,那就是一、像自己拥有公司一样的心态来经营,二、把它当作是你跟你家人在全世界仅有的资产来看待,第三、在有生之年内,你没办法将它卖掉或是让别人给併走,我们告诉他们完全不要被会计帐面方面的考量来影响到其实际经营上的决策,我们希望经理人了解什么才是最关键紧要的事
抱朴阿素体会:
巴菲特不仅是投资高手,也是管理企业的高手。对于Berkshire控股的企业,巴老不干涉具体经营,而是放手让公司经营者去做,放手的同时又能保证公司管理不失控,确实是一门很高的艺术。目前来看,巴老的这种管理方法还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国内的一些老板,收购了一家企业,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恨不得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派过去盯着。如果收购的企业多了,可能只好自己一天24小时别睡觉了,这也说明中国的商业环境比美国恶劣得多。
原文摘录:
抱朴阿素体会:
在投资这个行业,忙还往往真不赚钱。看巴老投资中石油,只是轻松地买入,然后耐心地等待,在收获的季节卖出,期间增值的利润,中国有几家企业能够比得上?对于投资,我觉得老子的一句话说得比较好,就是“无为,无不为”。选好股,买入,等待,不为日常波动所扰,耐心换来的往往是好的结果。相反,成天跟随波动起舞,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相信最终能够赚钱的一定是极少数,时间拉得再长一些,这“极少数”可能也会趋近于零。股市的钱,大半是靠耐心赚来的,所以我相信国内一位私募人士李驰的一句话:等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原文摘录:
博主说明:经过近一年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77—2012) 全部读完了,并把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摘录了下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巴菲特亲笔所写,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 的第一手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与感慨。全部读完后,看到这么多摘录出来的精彩内容,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结合这个摘录,定期写一点体会,与网上的 同仁分享,同时加深自己对巴菲特核心投资思想的认识。巴老的思想博大精深,自己的体会难免肤浅,如果能够得到网上高手的批判与反馈,则是本人的福分。本人 拟按时间顺序,从1977年的摘录开始,一直写到2012年,一年为一篇。欢迎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