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段操作犹如柳下惠怀里的美女——《1996年华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体会

(2013-08-14 17:30:05)
标签:

巴菲特

投资

股票

分类: 巴菲特研究

 

原文摘录:

自从1967年我们进军保险业以来,我们的浮存金每年以22.3%复合成长率增加,大部分的年度,我们的资金成本都在零以下,受惠于这些免费的资金,大大地帮助Berkshire的绩效提昇。更甚者,在完成对GEICO的併购之后,我们取得免费资金的成长速度又加快了许多。

抱朴阿素体会:

低成本的保险浮存金是巴菲特源源不断的“弹药”,事实上为巴菲特的投资提供了投资杠杆与抄底资金,这是巴菲特投资业绩的助推器。

原文摘录:

负责管理GEICO资金的Lou Simpson同样继续其优异的表现,去年他的投资组合超越S&P500指数整整6.2个百分点,关于LouGEICO的表现,再一次我们将其奖励计画跟其投资绩效绑在一起,不看GEICO的承保绩效或整体的成绩,而是以过去四年平均的投资绩效为准,对于有些保险公司不分承保部门或投资部门,完全不顾一方优异的表现可能被另一方糟糕的表现所抵消掉的情况,而将其薪资奖励计画完全绑在一起,一视同仁的做法感到愚不可及,在Berkshire如果你的打击率高达三成五,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不会亏待你,即使其他同队的球员平均打击率只有二成而已,不过很庆幸在GEICO,不论是在保险或投资部门,我们都拥有像LouTony这类足以列入名人堂的优秀球员。

抱朴阿素体会:

巴菲特的这段话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对一个人投资绩效的评价需要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短期的投资绩效很难代表什么;二是从管理的角度,不要吃大锅饭,不要让南郭先生这样的人不劳而获。

原文摘录:

查理跟我本人对于Berkshire必须支付如此高额的税负感到完全接受,我们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远远比不上社会对我们所作的贡献,要不是身在美国,Berkshire不可能有这样的荣景。

抱朴阿素体会:

巴菲特这样的思想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巴老最后的一句话“要不是身在美国,Berkshire不可能有这样的荣景”绝不是客套话,如果你生在美国,投资美国的证券市场,同样的水平,你一定不会做得像A股市场那样惨。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先生在美国证券市场可以如鱼得水,最近几年在A股市场却屡战屡败,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环境对老百姓人生的影响。

原文摘录:

我们认为帐列盈余很难表现Berkshire实际的营运状况,部份原因在于列示在本公司帐上的股利收入,事实上仅佔被投资公司收益的一小部份,其实对我们而言,我们更重视未分配的那一部份,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被投资公司往往比母公司更有机会把资金投入到高投资报酬的用途之上,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强迫他们把盈余分配回来呢?

为了要能更真实的反应Berkshire实际的经营状况,于是乎我们运用了完整透视盈余的观念,这个数字总共包含(1)前段所提到的帐列盈余,加上(2)主要被投资公司的保留盈余,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未反应在我们公司帐上的盈余,扣除(3)若这些未反应的盈余分配给我们时,估计可能要缴的所得税。在这里我们所谓的营业盈余系已扣除资本利得、特别会计调整与企业其他非常态的项目。

抱朴阿素体会

巴老之所以会创造一个透视盈余的概念,根本上反映了巴老是从企业的视角而非简单投资收益的视角看待投资。一般股民认为持有的股票不涨,即使企业效益再好也没用,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

 

原文摘录:

 按兵不动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明智的行为,就像是我们或其他经理人不可能因为谣传联准会可能调整贴放利率或是华尔街那帮土匪大幅改变他们对股市前景的看法,就决定把旗下高获利的金鸡母卖来卖去一样,我们也不会对拥有部份所有权的好公司股票任意出脱,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祕诀与取得百分之百的子公司的方法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取得拥有绝佳竞争优势与才德兼备的经理人,也因此大家真正应该关心注意的是这些特质是否有任何改变。

抱朴阿素体会

在股市里,面对股价的上上下下,能够坚持原则、严格按价值投资标准行事的人很少。做波段对大多数人、包括所谓专业的基金经理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波段操作是柳下惠怀里的裸体美女,而柳下惠只有一个。

 

原文摘录:

 

我们希望买到的公司是能够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达十年或二十年以上者,变迁快速的产业环境或许可能让人一夕之间大发利市,但却无法提供我们想要的稳定性。

身为公民的一份子,查理跟我相当欢迎改变,因为新的观念、新的产品或创新的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准,这点很明显的对我们有好处,不过身为投资人对于热门流行产业的态度就好像在太空探险一样,对于这种勇猛的行为我们给予喝采,但是若要我们自己上场,那就再说吧!

 

抱朴阿素体会

稳定性带来的是较大概率的可预测性,相对而言就容易给公司的未来算账。一些变化很快的产业,比如主要依赖科技研发速度来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随时面临市场地位被改变的运命,这样的企业投资风险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巴老跟比尔·盖茨关系很好,却不投资微软的缘由。

 

原文摘录:

有一个问题倒是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一些体质原本不错的公司,由于经营阶层规划的方向产生偏差,将原本良好的本业基础弃之不顾,反而跑去购併一堆平凡普通的公司,当这种状况发生时,其投资人所须承受的煎熬便会加重加长,而不幸的这正是几年前发生在可口可乐与吉列身上的惨事,(大家可以想像十几年前,可口可乐大举投入养虾事业,而吉列竟热衷于石油探勘吗?),失去聚焦是查理跟我在思考是否投资一些外表看起来很不错的公司时最关心的重点,我想傲慢或不甘寂寞的出现,使得这些经理人胡思乱想进而导致企业的价值停滞不前,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抱朴阿素体会

隔行如隔山,对于不务正业、这山望见那山高的多元化企业,一定要警惕。因为这样的企业多元化的结果往往是多元化恶化。

 原文摘录:

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么是Beta值、效率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选择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不要懂得这一些理论,当然我这种看法与目前以这些课程为主流的学术界有明显不同,就我个人认为,有志从事投资的学生只要修好两门课程-亦即"如何给予企业正确的评价"以及"思考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即可。

抱朴阿素体会

谢天谢地,投资是一门艺术大于科学的事情,不需要你拥有多么高深的学问,这对低学历的投资人士是最大的鼓舞。为什么大学经济学教授炒股水平可能还不如一个老太太?巴老的这段话讲明了。

博主说明:经过近一年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77—2012) 全部读完了,并把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摘录了下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巴菲特亲笔所写,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 的第一手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与感慨。全部读完后,看到这么多摘录出来的精彩内容,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结合这个摘录,定期写一点体会,与网上的 同仁分享,同时加深自己对巴菲特核心投资思想的认识。巴老的思想博大精深,自己的体会难免肤浅,如果能够得到网上高手的批判与反馈,则是本人的福分。本人 拟按时间顺序,从1977年的摘录开始,一直写到2012年,一年为一篇。欢迎同仁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