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2012-09-26 22:41:09)
标签: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期

牛河梁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

分类: 心在旅途

辽宁省博物馆 史前文明

◇清苦老财

 

http://s4/middle/586d299dtca9bd4418183&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说来惭愧,我本是辽宁人,但是今年夏天我才第一次走进辽宁省博物馆,而我偏偏就号称最喜欢博物馆了。

辽宁省博物馆由于珍藏着多件末代皇帝溥仪从故宫中带出来的古代书画,而进入珍藏国宝级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列。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是包括女神面具在内的红山文化和契丹王朝两部分。

我一直对没有文字的史前文化情有独钟,因而自嘲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红山文化是黄河流域以外最重要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之一,而我家所在的县城北面十余公里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我在辽河文明展的文明曙光展厅度过了大半天的时间。通行的朋友们都逛完了几乎所有的展厅,回来发现我还在史前展区。

下面就是这次参观时拍摄的包括红山文化在内的史前时期的文物。

 

 

辽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是查海遗址。距今约8000年。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因查海遗址而命名的查海文化,是中国北方辽河流域农业重要发源地。遗址出土了最早的龙纹陶片、最早的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根系。它是中华民族龙形象形成及作为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诞生地。

 

http://s14/middle/586d299dt7aa92f5dce2d&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6/middle/586d299dt7aa92f68b97f&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5/middle/586d299dtca9bda88d394&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6/middle/586d299dtca9bdafc851f&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查海遗址发现的玉玦,可能是最古老的玦。玦由辽西起源一路向东北亚分布,一直到日本列岛,一路向东南传播,直到南洋诸岛,形成一个代表东方文明的“玦文化圈”。


http://s1/middle/586d299dtca9bd966fe00&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查海遗址与兴隆洼遗址虽同属一个时代、一个文化区中,但却是有差异的文化类型。前者的房址柱洞分布有序,内外一般两层;后者则柱洞无序且柱洞很少。在陶器纹饰上,学者以压印之字文为主;后者则以划花、交叉线纹和席纹为主。前者陶器多为敞口罐;后者为敛口筒形罐。专家们认定,两遗址是同时代、同一文化区中两个并存、相互依存的文化类型。

 

http://s8/middle/586d299dtca9bee1546c7&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8/middle/586d299dtca9bee6419e7&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磨制石器有斧、凿等,磨制精细,形体规正。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压印“之”字形花纹和平行凹带纹的陶深腹罐、刻划纹高足钵及少量斜口器等。

 

http://s2/middle/586d299dtca9bf57267d1&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1/middle/586d299dtca9bf5cdac7a&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后洼遗址座落于丹东市马家镇三家子村后洼屯。下层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上层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制陶水平水平较高,包括生活用陶和装饰艺术品。滑石雕刻品是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精品,鸟形动物造型单纯而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后洼遗址出土了多达百件的陶质和石质网坠,说明当时先民已经从事渔猎生产,并创造了地域特色的古代文化。

 

http://s9/middle/586d299dtca9bfa2dbcd8&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5/middle/586d299dtca9bfa9995de&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3/middle/586d299dtca9bfb10e9e2&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2/middle/586d299dtca9bfb6f3a21&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6/middle/586d299dtca9bfbd8f995&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小珠山遗址,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文化堆积分下、中、上 3层。距今约4000~6000年。出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表明渔猎是主要的生产活动。中期以后受到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反映了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

 

http://s8/middle/586d299dtca9c01f505f7&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4/middle/586d299dtca9c024a037d&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区红山后而得名。赤峰之名也因这座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的红山而来。红山文的年代大约距今5000~6000年,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其北界越过西拉木伦河,深入内蒙古草原;东界越过医巫闾山,到达下辽河西岸;南界东段可达渤海沿岸,西段越燕山山脉到达桑干河上游。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中心区域在辽西的牛河梁。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上,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遗址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出土了以龙、凤、人为题材的玉器群。牛河梁遗址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是原始社会晚期一个规模很大的社会共同体举行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圣地,积石冢所反映的社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显示出原始公社走向解体的迹象。

 

“女神庙”是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建筑,部分墙面有彩色图案壁画。是高等级祭祀场所,具有宗庙性质。这种神权和王权合一的雏形,正是早期古国的特征与标志。

庙内出土彩塑“女神”头像为一全身人像的头部,高22 5厘米,面涂红彩,眼内嵌淡青色圆形玉片为睛,额上的箍状物可能是发饰或顶冠,塑工细腻生动。

 

http://s3/middle/586d299dtca9c1dcbe072&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0/middle/586d299dt7aa9363a1559&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红山文化陶器,以深腹罐和彩陶罐、盆、钵为组合,深腹罐以压印“之”字纹为主要纹饰,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盛、煮食物的器具。彩陶与中原的仰韶文化接近,有独具特点,反映南北交汇的文化特征。

 

红山彩陶,原自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周边先进文化要素,形成独特的红山文化彩陶。


http://s4/middle/586d299dtca9c1eb330f3&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7/middle/586d299dtca9c1f0edac6&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2/middle/586d299dtca9c1f78f85b&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2/middle/586d299dtca9c1fe55361&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3/middle/586d299dtca9c204f23f2&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红山文化的玉器

牛河梁遗址发掘的60余座墓葬中,只用玉器陪葬。这些玉器不是装饰品,是祭祀用的礼器,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反映红山文化“惟玉为葬,惟玉为礼”的习俗与制度。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比较完备的玉礼制,是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特征。

 

http://s6/middle/586d299dtca9c287f5335&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2/middle/586d299dtca9c2939dd81&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3/middle/586d299dtca9c28d2cb2c&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7/middle/586d299dtca9c29aa32b6&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5/middle/586d299dtca9c2a001e34&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7/middle/586d299dt7aa937732b46&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8/middle/586d299dtca9c2aec2807&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5/middle/586d299dtca9c2b5bb7a4&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3/middle/586d299dtca9c2ba23a62&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2/middle/586d299dtca9c2c039ca1&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middle/586d299dtca9c2c5f1ab0&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3/middle/586d299dtca9c2cc5ac4c&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http://s12/middle/586d299dtca9c282b9f6b&690之 史前文明" TITLE="辽宁省博物馆 之 史前文明"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