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医中“气”的定义

(2011-07-06 13:18:58)
标签: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唯物主义

物质

生命活动

健康

分类: 中医学习

因为“气”是属于中医的一个特有名词,所以,从上大一学习“气”开始,就对“气”的概念牢记不忘:

“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这就是我们《中医基础》教科书中,对中医的标准定义。

但是,随着中医临床的经验积累,最近反过来看《中医基础》教科书中,对“气”的这个定义,发现这个定义是有致命错误的。

错误的关键,是这本教科书,把气定义成“物质”!

呵呵,说得不客气点,这叫:“授人以柄”!

既然你非要说“气”是一种物质,那西医就要问,是什么物质?能拿出来看看吗?

反观整个《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或许是属于时代的烙印,或许是为了迎合某些政客的需要,在前言部分,花了大量的篇幅论述了“中医是唯物主义的”这个观点。

所以,把“气”定义成“物质”,似乎是迎合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但,“气”是什么物质呢?于是,有了专门的一批所谓“中医学者”,每天饲养小老鼠,给它们喂人参、黄芪,补一补气,看看什么“物质”发生了改变。结果,他们发现,通过“补气”,老鼠的免疫力提高了。所以,现在解释“气”时,就说:“中医的气,相当于西医的免疫力。”

真是莫名其妙!这种观点,流散于临床,会产生无穷的流弊。现在临床很多不动脑子的中医,只要认为患者是免疫力低下,也不管寒热虚实,上手就是黄芪党参。然后“气有余就是火”,吃出溃疡,吃出便秘,吃出失眠,比比皆是!

现代的很多药理实验也证明,很多养阴药物,比如当归、熟地、枸杞子等等,也有提高免疫的作用,这些难道也是“气”?

所以,这里的关键,就是对“气”的定义的错误!

可以这样讲,从《黄帝内经》开始,一直到编写出这本莫名其妙的《中医基础理论》为止,历代中医,从来没有把气当作是一种物质。

唯物主义的核心,是承认客观现象,而不是一定要“物质”了,才是唯物主义的。能量等其他客观现象,当然也是唯物的一部分!

所以,我这次给中医爱好者讲课,就把这个“气”的定义,给改了!

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根本生命活动的,运动和能量的一种外在表现。

我认为,气或许有物质基础,但气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生命活力的一种标志。或许一个人1分钟前还是活的,1分钟后就死了。那其他的物质都没有改变,而唯独活人有“气”,死人没“气”。

希望广大愿意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的中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务必不能犯这个错误,那就是:用西医的观点和概念来硬套中医的名词。

要是中医都可以用西医说清楚了,那中医还是中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