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五味子医生
五味子医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12
  • 关注人气:4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观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1

(2011-06-24 11:02:02)
标签:

中医基础

五行

穴位

临床疗效

生命力

健康

分类: 中医学习

已经很久没有写博客了,因为最近无论从修行上,还是中医方面都比较忙。

接受了一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邀请,开了8堂中医基础理论课,普及中医。

也感谢这个缘起,让我在临床努力十几年以后,有重新审视中医基础理论的机会。

当我重新翻开发黄的课本,重新系统整理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时,却发现,当初在大学时,很多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有着重大的错误。

我这次在讲课一开始,就跟学员反复强调,所有的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等等,都是有适应范围的,甚至包括西医的一些理论,都好像是一把开锁的钥匙,而病人就是待开的锁,有经验的医生,就好比熟练的锁匠,看到钥匙孔,就知道用哪一把钥匙来开!

比如,来一个发热的病人,那就要用阴阳。来一名适合针灸的病人,高明的针灸医生,就会用五行穴位的开合,来选择穴位,这时候,阴阳就未必有用。而来一个呕吐的病人,或许藏象知识是最有用的,要用脾升胃降的理论来治疗。而来一个发热,WBC升高的病人,直接用抗生素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一个优秀的中医,应该是一个最具原则性,而同时又最具灵活性的中医。就是根据原则,灵活的选择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治疗方剂,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穴位。

评判标准是什么?疗效!

中医的生命力,绝对不在于吹牛!中医的生命力,就在于临床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