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个证悟空性的实例
(2011-05-21 13:01:34)
标签:
阿琼西藏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觉性空性文化 |
分类: 佛学 |
阿琼仁波切当年遵循上师的教言,反复修习前行。有一次,上师问他修行的进度和效果,他如实作了禀报,已具足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上师听后说道:“噢!能这样当然再好不过。但有一点还是要提醒你,依修持前行之力生起的少许善心,若不经过反复串修,很容易就退化了。暇满难得等每种前行的体相、定数、次第,你都应该把它们全部谙熟于心且牢牢印持不忘。如此说来,你最好把《普贤上师言教》完整背诵下来吧!”那时候阿琼仁波切不到二十岁,但其实在他修前行的过程中已经证悟觉性,他的自传中写到当时的情景:“那一年,上师给索甲喇嘛师徒及阿旺丹增师徒详细讲述前行,我也趁此良机听闻了一次前行并作了笔录。此后的修行过程中,自觉内心随外境而转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无论观察修还是安住修,都变得轻松自然。没过多久,自心即完全专注于禅定状态,观和住都荡然无存。于自性明空境界之中,自然放松,接着一切显现都变成了明点。再后来,明点也消失于禅定之中,任运现出无任何显法之境。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上师,他听后就说:‘我不清楚,也许是阿赖耶识。’我自己也觉得应该慎重一点,于是就把修前行时观修的所缘相一一敏锐地观想出来。结果观想越是紧密,反而越能坦然进入无念无显之境界。我又将这种情形告诉给上师,他依旧说:‘我不清楚。’后来上师在传授正行引导中分辨心与觉性时才解释说:‘这个觉性呀,在你修前行时就向我问及的类似无现定的境界,其实就是!'”上师当时没有点破,甚至根本不给他看有关直指心性方面的法本,只是不断让他继续修前行,并把前行引导文背诵下来。上师担心过早地印证他的修证境界,有可能使他产生微细的执著,从而无法持续巩固自己的证悟。
西藏无数修行人都是这样,即使已经达到极高的修证境界,仍然会把经续论典整部整部地背下来。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饱学之士,而是出于实修的必要。在实修过程中,反复以经论和上师的金刚语来指导修行、印证修证境界,同时以自证现量印证经论、上师的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