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发展的一点思考
(2011-01-29 09:55:50)
标签:
中医药大学西医中医医院传承人微言轻健康 |
分类: 中医理论探讨 |
中医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死不活”。解放前似乎很多人都想取缔中医,但中医非但“不死”,反而出现了一批名中医,而解放后呢,虽然政府几次努力,想拔高中医甚至拯救中医,但中医却越来越衰弱,这就是“不活”了。
作为一个中医的行内人,我认为这里面的关键,是中医传承的问题。解放前那些叫嚣取缔中医的人,只是叫嚣而已,中医的传承并没有断,所以中医照样能活得很滋润,很健康。但解放后,中医药大学出现了,中医医院出现了,可要命的是,中医药大学是按照西医的模式办的,中医医院也是按照西医的模式办的,让几十年的中医老临床学习点西医,似乎还是有道理的。但面对一个对中医、西医都一无所知的青年,让他同时学习中医和西医。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医也一知半解,西医也一知半解。
所以,中医的衰弱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医的传承已经断了!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脉诊高手,号脉能号出牙痛、腰痛、脑瘤、子宫肌瘤、孩子是男是女,但这是需要拜师学艺的,据说他只得到了他师父1/3的传承,但这个师父已经仙逝了,这手本领也带到了棺材里。所以啊,徒弟跟师父,学了一半,徒弟再带徒弟,又再传一半。几代之后,中医能不衰弱吗?中医能不灭亡吗?
既然中医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传承的中断,那拯救中医的根本方法,也就是“传承”二字!
传承中医的关键,就是中医的事,要按照中医的规律办事,而不是按照西医的规律办事。所谓中医的事,就是中医师的培养和中医师的使用。
中医是一个紧贴临床的医学,在中医药大学里,就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接触临床,然后在培养学生的早期,尽量不安排西医课程,等中医有一定基础,再安排西医的学习。中医医院也建议恢复全科中医师,鼓励中医师同时运用针灸和中药,国家政策也要鼓励中医开业,等等。这一切都是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办事,这套体制的核心就是恢复中医从古到今的传承。
可惜自己人微言轻,但有愿就有力量,希望自己能够为中医做更大的贡献!